课后,赶紧找专家咨询。
为幸运听众送上礼品。
听众纷纷留下联系方式,希望下次讲课能提前通知他们。
当生命开始在母体中孕育,心脏便一刻不停地工作。
而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无疑进一步增加心脏本就沉重的负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
然而,许多人对此并无清醒的认识,直到危险发生,事情无法挽回,才追悔莫及。
9月25日,在第16个世界心脏病日即将到来之际,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心内科专家曹力生亲临健康凉山公益大讲堂,结合专业的知识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提醒人们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关注,唤起人们将静态的生活变为积极的行动,使心脏病危险因素逐步得到控制。
活动由凉山州卫计委机关党委书记李进辉主持。讲座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权威指导,现场听众都说好。
健康教育任重道远
唤醒群众防病意识很重要
健康知识对于疾病预防、寿命延长、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性,今年80岁的乔元全体会得太深刻。由于缺乏对心血管病的认识,低估其对生命的威胁程度,乔元全永远地失去了相守多年的老伴儿。“一开始,我老伴儿只是查出血脂、血压偏高,我们以为没得啥子,就没管它,结果后来发展成了心血管病。接着突发脑梗塞,导致偏瘫、卧床不起、心肺肾功能慢慢衰竭,最后……”乔元全老人哽咽着说。老人很遗憾,他总是在想,如果当初知道控制血压和血脂,老伴儿也就不会那么早离世。
就此,曹力生表示,健康教育任重道远。许多的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老百姓自觉接受健康教育的意识薄弱,自身健康知识不足引发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发力,促进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积极地参与到健康知识普及的队伍中来,通过各种形式,唤醒老百姓的健康、防病意识。
行动起来
起好三甲医院的带头和表率作用
作为凉山州医疗设备最先进,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一家三甲公立医疗机构,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在承担和履行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道路上,从来不曾有一丝懈怠。在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中,医院更是做足了工作。通过定期在院内举办健康讲座、返聘退休医务人员宣传健康常识、帮扶乡镇医生提高业务素质等方式,自觉承担起了健康宣教的义务。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的今天,由于健康教育的滞后,百姓健康意识的薄弱,使得不少本可以避免,或控制的疾病在不断增加或发展,不仅给患者、家庭增加了很多痛苦和不必要的医疗开支,同时也浪费了不少本不该浪费的医疗资源,给社会,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做为凉山州的一所三甲医院,我们应该起好带头和表率作用,不断提高认识,利用好自身资源,从疾病治疗的关口再向前跨一步,积极参与到疾病预防的队伍中来,真正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为患者减轻痛苦,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减轻医疗负担,以促进凉山州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发展。”曹力生如是说。
“下一步,我们将紧跟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里,借助计算机系统开展远程影像学会诊等帮扶活动,让基层医院的病人也能接受到我们医院专家的专业诊断。我们争取今年底在凉山多个县实现联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民健康出力。”曹力生说。
不断拓宽受益人群
很多周边农村的听众也来听课
61岁的胡乐英,来自西昌市高枧乡中所村,即使右脚严重受伤也坚持来听讲座;61岁的张文英来自西昌市川兴镇,这是她第二次来到健康凉山公益大讲堂现场。
“第一次,是成都专家来讲,讲得确实好。没想到,这一次是我们西昌自己的心内科专家,讲得更好。曹院长不只讲写出来的内容,还用口头语言将内容拓展开,让我们晓得出现这些危险症状时该咋个正确应对。”张文英说,专家讲课时,将PPT上的书面语言翻译成了老百姓轻易就懂的大白话。在普通人最难做出准确判断的症状上,他也用“就像下楼梯踩空一脚一样”这样生动的描述让人一下就明白过来。
其实,从开办之初,健康凉山公益大讲堂就一心想要拓展听众群,让更多人感受到公益性健康讲座对良好生活方式的指导意义。两年来,大讲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赞扬之声不绝于耳。
如今,健康凉山公益大讲堂进行到了第三十三期,越来越多村民的身影出现在了讲课现场,这让讲堂组委会每一个成员感到无比欣慰。
文/本报记者 张丽君 李瑞
图/本报记者 严洪露
新闻推荐
两辆轿车对路边的交通标志视而不见,一前一后向左转弯。在西昌市滨河东路和健康一环路的交叉口,有一个显眼的“禁止左转”标志,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这标志牌就形同虚设,每天有大量车辆视而不见违规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