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杨恒
图/本报资料
说起“参”,第一反应就会觉得这是补的东西,是好东西,特别是冬季有进补习惯的人在这个时候或多或少都会选择一些添加在日常的饮食中。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参”,该如何选择呢?西昌市中医医院主治中医师、康复科主任李启斌表示,并不是所有的参对任何人都有补益的作用,弄清楚不同“参”的功效区别,才能健康吃“参”养生。
人参“百草之王”,体虚、大病初愈者的良药
人参性微温,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的功效。人参家族的种类繁多,像红参、野山参、高丽参、东洋参等实际上都是人参,只不过是由于加工方式、产地等的不同才有不同的称谓。
李启斌表示,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人参,尤其适宜身体虚弱者、气血不足者。同时也可以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心神不安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李启斌还特别要提到,对于那些大病初愈、久病体虚而偏于气虚者,人参不失为一味良药。这类人群常表现为怕冷、活动后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爱出汗、大便稀溏、血压偏低、脉搏无力等。作为一种温性的大补之品,人参在使用上应该严格把握适应症。血压偏高,有过脑溢血等病史,平时有口干、容易上火、面色偏红、大便干燥等表现的人就不宜服用。有的人体质虽然虚弱,但偏于阴虚,如伴有手足心发热、两眼干涩昏花、耳鸣、腰酸、尿少等,不能单用人参,以免火上浇油。切忌实热证用红参,温阳会使阳热更重,让人“火上加火”,因此不要随便服用。
党参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党参药效较人参弱,但兼有补血的功效,一般身体虚弱的慢性病患者可以选用。尤其适用于脾胃气虚和容易出现面色萎黄、食少便溏、慢性腹泻、肺气不足、咳嗽气促、易于感冒等症状的人群服用。
李启斌说,党参一般可以搭配枸杞,用于滋补肝肾,老人出现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腿酸软等表现时可以服用。
西洋参、太子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西洋参性寒,具有补气、养阴、生津的功效。李启斌说,西洋参也叫花旗参。西洋参与人参同科同属,但是功效却并不相同。西洋参滋阴清火,有益于补气生津、清火除烦。丘振文主任表示,西洋参适用于虚热的牙痛、咳痰、肠热便血等症状,但是由于性微寒,因此脾胃虚寒、大便稀溏的人不建议长期服用。食用西洋参可以用于炖品的添加。
太子参性微温,具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的功效。太子参药力较弱,其补气、养阴、生津与清火之力俱不及西洋参,是补气中的一味清补之品。多用于脾虚食少、气阴两亏、倦怠自汗、肺虚咳嗽等人群。太子参日常可以煮鹌鹑,适合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人群服用。
最后李启斌还提醒,吃各类参时必须注意,一是不要饮茶,因茶叶中含有多量的鞣酸,与参作用相反,会破坏参中的有效成分,必须在服用参2-3日后才能喝茶。二是不要吃萝卜,因萝卜是破气的,而参是补气的。
舌头上的学问
中医能根据舌头的情况治病
看中医时,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中医师会让你“把舌头伸出来。”然后用一块木片(压舌片)拨动你的舌头仔细查看,这就是中医当中的舌诊。西昌名中医冯道隆介绍,舌诊属于中医望诊的范畴,主要观察舌质、舌苔及整体神韵,不同部位又分属不同的脏腑,所以舌象可忠实反映出五脏六腑的健康情形,具有诊断上的价值。
冯道隆说,舌头是口腔内的重要器官,人体的很多疾病可以通过舌头表现出来,它就像身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正常舌头一般是淡红色到浅粉红色,如果太淡或者发白,就是有寒或者气血不足。如果发红或者绛红,就说明身体有热,如果发暗紫色,就说明有瘀血。舌头上有一层舌苔,它是舌体上面所散布的一层苔垢,正常人的舌苔应该是薄白而湿润,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因此自己可以根据自己近来舌头的表现,粗略判断一下身体出了什么问题,进而从饮食生活习惯上调整,使身体恢复健康,不宜用刮,因为“舌为心之苗”,常刮舌苔容易伤心气,又解决不了问题。
舌苔白厚是脾虚消化不良
冯道隆介绍,舌质淡红、舌苔白厚是最常见是脾湿,也就是脾虚湿侵,主要是脾胃消化系统机能障碍,对水液的代谢不良所致。此时除了有厚厚的白苔之外,可能还有肠胃胀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喉咙有痰、大便稀软不成形、脸色较白、体形瘦弱或虚胖、肌肉稀软没力气等症状。
具有这种情形者建议尽量规律饮食,并多吃薏仁、五谷类,或莲子、山药等食物,并选择米饭为主食,借谷气,以助脾胃之气,少吃油腻、甜食、西瓜、水梨、橘子、大白菜、苦瓜、冬瓜、芹菜、白萝卜、香瓜、柿子等生冷食物。糯米则因为不好消化,也在禁忌之列。
此外,还要注意水分摄取勿过量,以免水湿加重,再配合适当运动,一段时间后,消化系统对水分运化恢复正常,舌苔的情形就会改善。
调理上,着重于健脾利湿,常会用到人参、茯苓、苍术、白术、陈皮、半夏、姜、薏仁、山药、莲子等药,依据每一个案不同,加以运用。
舌苔黄厚是上火了
冯道隆说,舌质暗红、舌苔黄厚多是胃中湿热,主要原因除了脾的湿气重之外,胃火也大,湿与热交阻于内,患者除了舌苔黄又厚之外,多兼见口臭、口干舌燥、唇红、便秘或大便硬结、小便短赤,甚至夜晚烦躁、失眠,情绪暴躁等。这种情形者建议多吃西瓜、冬瓜、大白菜、苦瓜及新鲜蔬菜,或红豆、绿豆汤等,性凉又可利湿的食物。要避免葱、姜、蒜头、辣椒、补药或烈酒、油炸烧烤等性热易上火食物,还有甜腻之类的食物,以免生痰动火。同时配合充足睡眠,一阵子之后,脾胃湿热改善,黄黄厚厚的舌苔自然就会消失,口气也会变得清新。
观察舌苔只是诊病的一个方面,舌苔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可能是假象。因此冯道隆特别提醒,如果发现舌头异样,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确诊,千万别自己下结论或用药。
本报记者杨恒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西昌市教科系统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培训班在宁远学校开班。局计财基建股、局会计核算中心、局直属单位、片区...
西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