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政策的实施,让生娃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然而这个“家国事”,在西昌的历程,也有“五味杂陈”……
起跑线上困难多
2016年1月1日,全面两孩政策落地。政策的实施,让生娃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家国事”,在西昌的历程,也有“五味杂陈”。
政策落地伊始,西昌市群众两孩生育意愿受诸多因素影响。首先,很多群众不愿生育两孩的原因,个体压力有:养育孩子最基本的保教、培训等费用年支出早已突破万元大关,一些公共服务利益化倾向严重;西昌市公立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在孩子入园、上学、放学时间上与工作时间冲突,很多双职工家庭,由于没有老人能够提供帮助,担心工作和事业发展受影响,无奈放弃生育二胎;家庭生育两孩后,原有的两居室小户型住房将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很多家庭要将住房更换为三居室以上的大户型,但房价持续走高,让很多中低收入家庭对改善住房条件望而却步。由于我国实行了三十余年的晚婚晚育政策,导致代际(两代人之间)人口年龄差距大,在第一代独生子女面临是否生育两孩问题的同时,还要面临多个老人的赡养问题。在“养老”和“养小”产生矛盾时,迫于压力,因为养老问题,很多居民放弃生育两孩。
除去个体问题,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两孩政策的推行。推行初期,乡(镇)、街道计生办执法力量和手段不足,群众缺乏依法自主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意识,社抚费征收工作调查难、取证难、执行难,降低了农村违法生育成本,特别是贫困户家庭难征收和不能征收,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风气。同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也存在困难。西昌市卫计局工作人员王爱华介绍,据目前不完全统计,西昌迁入的自主搬迁户有31292户、143590人。按照通行比例测算,自主搬迁户中已婚育龄妇女数接近3万,重点监测的45岁以下达到生育上限的育龄妇女数应在9000-1.1万人左右。要把这1万多人口管理好、服务好,扭转生育秩序混乱的情况,任务十分艰巨。而各级政府人力财力物力有限,对迁入自主搬迁户和流动人口管理能力不足。
稳妥有序强落实
为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西昌市注重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扩大产儿科服务资源供给、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和全面实行孕产妇急救管理。经过综合评估本地人口发展形势,先后制定出台了《西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配套措施的通知》(西府办发〔2016〕274号)、《中共西昌市委办公室西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昌市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通知》(西委办发〔2017〕102号)、《中共西昌市委办公室西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昌市生育秩序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西委办发〔2017〕103号)文件,确保中央、省、州政策平稳落地。
众所周知,人口老龄化早已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面对老龄化日益严重的问题,西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打造“国际康养胜地”,全市以邛海国际老年社区为示范,依托邛海周边乡镇和安置小区,建设一批西昌阳光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社区,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国内外投资商,建设康养基地。目前,位于西昌城区西边天王山大道的西昌市阳光养老福利中心项目,工程主体项目已基本完工,规划设计拟建床位共1500个;西昌中心医院是川投集团在西昌创建“中国西部康养产业示范基地”的首个项目,项目由川投集团和西昌市国资公司合作开发,占地202.66亩,总投资30.58亿元。拟建三甲综合性医院、妇儿专科医院等共计1600张医疗、康养床位,预计2019年10月建成投运。
在做好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时,西昌市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科学衔接。自2016年1月1日起,对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家庭,不再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相关奖励。对于2016年1月1日之前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继续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结合老龄化问题,免费提供基本计生技术服务。全面实行乡村干部“包村包户”责任制和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一对一”联系群众制度,保障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的落实。2016年以来,西昌市共对10145人开展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查出有风险因素的高危人群539人,对高危人群进行登记随访。组织辖区内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孕期管理、计划免疫、儿童保健等相关业务培训,加强医疗设备配置,强化孕产妇、高危儿急救工作,加快建设畅通高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经过努力,全市住院分娩率达到99.9%,HIV感染孕产妇全部实施了干预阻断措施,满十八月龄儿童经检测实现了0感染。
因地制宜突效果
西昌市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以前执行的生育政策是:农村人口和在州人民政府确定的边远、高寒地区连续工作八年以上且仍在该区域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居住在边远、高寒地区的少数民族农村人口,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三个子女。
为深入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西昌市及时召开实施全面两孩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培训会,组织乡(镇)、街道计生干部及分管领导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制定宣传方案,及时更改宣传标语,全市共刷新宣传标语568条,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西昌市新闻发布会发布,开设计划生育宣传专栏,重点宣传全面两孩和计生奖励相关政策;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宣讲培训,制作《引导群众按照政策生育宣讲手册》,培养29名基层骨干宣讲员进村入户开展全覆盖大宣讲6轮354场次,现场聆听群众39776人次,发放宣讲手册2800本、宣传资料41000余份。
根据西昌市卫计局数据显示,全市育龄妇女168420人,已婚育龄妇女116799人。无孩妇女占5.33%,一孩妇女占41.39%,二孩妇女占42.9%,多孩妇女占10.38%。2016年初,西昌市年平均出生人口6213人,出生率8.98%。,自然增长率4.23%。,符合政策生育率93.73%。经过努力,2018年出生人数787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07%。,符合政策生育率98.6%。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西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对西昌市人口增长趋势的影响不大,年净增人口数没有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城区和坝区的妇女生育率并未出现迅猛增长态势,低生育水平格局已形成,民族聚居区违法生育现象依然存在,人口数量控制任务需要一定时期努力才能完成。
结合2018年5月29日至5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在凉山调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西昌市卫计局建议设置专职流动人口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按照“钱随事走”的原则,建立完善县市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资金调剂使用制度,根据已自主搬迁人口数量核定拨款人口,项目资金由流出地支付给流入地。2019年,西昌市卫计局亦将与市委、市政府携手并进,撸袖上阵,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本报记者丁有为
新闻推荐
□潘孟(西昌)又到了聚散之形式感极强的日子。传统的沿袭加上四周无处不在的渲染,令人不由自主地处于某种期待之中...
西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