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江雪
作为市人大代表,就任开发区奎山街道党委书记的乔宇曾深入思索着一个问题,奎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怎样将区位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一个全新的思路在他脑海中形成——— 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深化大项目、大集团服务,加快蓝色产业聚集,发挥临港优势、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奎山境域东部二产、中部三产、西部一产的产业格局;加快城市化进程,打造城市次中心,建成“工业新区、城市新城、商贸物流中心”。
围绕开发区构建“4+1”蓝色产业体系,奎山秉承“以服务项目为中心”的理念,吸引众多大项目相继落户,仅2013年就完成54个项目服务建设工作,其中3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在项目征地工作中,奎山街道先后创造了“54个第一”“235个第一”等拆迁佳绩。
依托服务大项目,奎山街道规划建设了民鑫工业园、富源工业园、汽车配套服务中心等产业承接平台,使大项目成为带动村居发展、百姓致富的源泉。
依托大项目带动旧村改造。奎山的旧村改造要与大项目建设同步,先后建成了桂林路、成都路以及小庄社区“五大集居区”。同时,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开展免费技术培训、推荐就业等措施,该街道实现劳动力转移1800余人,失地农民走进企业当了工人,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新闻推荐
奎山街道无缝隙服务大项目建设 一批国家、省、市级大项目顺利推进
本报讯(通讯员 文午 周丽丽)近年来,奎山街道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理念不动摇,把服务项目作为看家本领,落实领导包保、跟踪服务等责任机制,完善项目全程无缝隙服务体系,促使各项工程...
东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