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杜宁彭凯
作为校长,应该以大气成大器,明大事成大师。考虑社会的客观需要、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教育的客观规律,制订出学校的发展目标。从而认清历史发展的轨迹,留下历史的足迹,以自己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王令昌“教学质量、师德建设、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正在引领东关民族小学奔向新的辉煌……
“仁”——制度与人文管理的结合“仁者不忧”(出自《论语·子罕》)
“教育,其实是一种服务”,这是王令昌来到东关民族小学任校长时提出的,也是他20多年的教育体验和思考的总结。校长从原来的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型,“为师生做好服务”,采访中,这是王令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教师内心的和谐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王令昌相信,只有校长心中时刻装着教师,教师心中才会时刻装着学生。所以,他真心实意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关注教师的发展、帮助教师实现工作的进步、提升教师的职业满足感。他对教师的管理不是自上而下的命令和要求,而是在给与尊重的基础上充分信任,让他们拥有自由的发展空间和施展平台。
王令昌还在学校中推动“阅读工程”活动,引领大家在阅读中启迪智慧、交流心得。他喜欢有意识地在阅读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感悟最新的教育理念,并常常把自己“鉴别”过的书推荐给教师们,教师们在学习、反思、积累中不断成长。
“智”——立德树人打造一流学校
“智者,心之府也”(出自《淮南子·俶真》)
人们常说校长是一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十几年的教师生涯,十余年的校级领导工作经验,不同性质学校的任职经历,让王令昌的治校方略日益明确,“平等、尊重、信任、赏识、关注、激励、责任、卓越”的理念已显现,并推动了学校发展。
每个星期一的早晨,你总能看到东关民族小学的师生肃立在鲜艳的国旗下,唱响庄严的国歌,聆听国旗下讲话,这是东关小学的德育“主阵地”,它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接受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教育;三月是学雷锋月,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在校园不断发扬光大,王令昌组织教职工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发出了“雷锋精神伴我行”学雷锋文明月活动的倡议,号召全体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多做好人好事,争当“学雷锋”小标兵和护校小卫士。他还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给学生打造更高更广阔的的平台,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沟通能力,增强对家乡的了解,东关民族小学与聊城市运河博物馆合作,开展了主题为“争当小小志愿者做心灵最美的人”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东关一天,就是东关一员。踏出东关一步,代表东关形象。王令昌是寻梦者,他让所有的梦想在燃烧的激情中幻化出如歌的人生;他又是耕耘者,让所有的追求在教育这个大舞台上不断超越梦想,实现卓越。
新闻推荐
诚信生金不忘本扶贫济困献爱心 ——道口铺街道王庄村“十星级文明户”李效才
...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