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宁 李念辉 通讯员 李凤国
早就听说道口铺肖香坊村的肖凤堂是当地有名的肉鸭养殖专业户,可笔者一行近日前去采访时,却没有看到一间砖砌的鸭舍,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洁白的塑料大棚倒显得格外壮观。难道是走错了地方?“嗄嘎嘎”,几声悦耳的鸭叫声消除了笔者的疑惑。循声望去,每个大棚的里面,数千只鸭子在里面或立或蹲、或追逐嬉戏或闭目养神,蔚为壮观。
“我们这儿的鸭子都是养在大棚里的。”肖凤堂看到笔者在大棚外观望,一边热情地邀请笔者进去参观,一边和笔者攀谈起来。“鸭子养在大棚里,通风、密度、湿度都好控制,成活率高、生长快。”肖凤堂告诉笔者,这几年,他和村里人一样,尝尽了科技致富的甜头。肖凤堂养鸭子之前一直养鸡,鸡比较容易得病,一年下来最多挣个万把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人说,冬季天寒地冻,农村养鸭户除保留饲养少量种鸭外,基本上无人饲养肉鸭,不少地方整个冬季没有鲜嫩仔鸭上市。肖凤堂得到启发,在懂技术的堂弟肖凤扬的帮助下创新冬季大棚季节养鸭新技术,并和莘县的佳政公司等合作,由公司提供鸭苗、饲料和技术,并回收成品鸭。
当问起大棚养鸭的好处时,肖凤堂喜上眉梢。他介绍说,大棚春夏秋冬保暖,能透进阳光,利于肉鸭生长;夏天盖上遮阳棚,再爬上丝瓜藤,同时揭开两面薄膜即可。肉鸭吃配方颗粒饲料,这种饲料依据肉鸭生长过程分为三等,雏鸭吃的饲料最讲究。这种樱桃谷肉鸭,肉质嫩,毛少,嗜睡,40天吃完7公斤饲料就能长成2.5至3公斤的商品鸭,每只商品鸭能赚3元。
“大棚养鸭活儿轻松,放水都是自动的,只需放放食,只是冬季昼夜温差大,晚上要给雏鸭用白炽灯加温,用煤饼小心煤气中毒,早上地上潮湿,给大棚内撒一些木屑。这些有木屑的鸭粪每吨能卖50多元,是抢手货。一般40天就可出售,重量每只可达三公斤。自从发展高效肉鸭养殖产业以来,家庭收入大幅度增加,比种大棚蔬菜省力多了。”闻讯赶来的肖凤扬乐呵呵地说。
站在大鹏前,肖凤堂给笔者描绘了下一步的发展蓝图。他说,现在农村养鸭的人越来越多,技术也一天比一天成熟,他准备建一个生态肉鸭养殖基地,从雏鸭到成品鸭,全部实现网床养殖,在新农村建设中依靠科技,先让“钱袋子”鼓起来。
新闻推荐
一位基层联校校长对教育工作感悟与思考 ——访东昌府区沙镇联校校长宋昌伟王连同 刘学奎 朱振燕 王贵国
...
莘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