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长杰
1月16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民间称小年,正逢沾化县古城镇沾城大集。因为离年关近了,赶集又被称为赶年集。对农村来说,赶集本来就是一个乡间民俗,而一过了腊月二十,为了置办年货而赶年集,更是民俗中的民俗了,年集也就更红火热闹了。
虽说我的老家就在这里,但我已经三年没在这里赶年集了。今儿一大早,我跟着母亲又赶了一趟年集,年集的变化之大让我吃惊和感叹。早晨8点多钟,各条通往集市的路上便人流不断,大家从四面八方朝着集市汇聚。离集市还有好远,就能听到从集市上传来的喧闹声。
眼前的集市比记忆中的更宽更长,而且路面也都是水泥硬化过的,路两旁多了些沿街的商铺。集市上人头攒动,赶集人摩肩接踵。集市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用应有尽有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鲜嫩的蔬菜、活蹦乱跳的大鲤鱼、新鲜的猪肉、喜庆的春联和大红的灯笼摆满了集市,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商场逊色,那热闹的场景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来一条大一点的!”“来,给我称三条!”在一个卖鱼的摊点前,围满了等着买鱼的人。母亲说,现在农村人也讲究,过年都要买鱼,大家都图个“年年有余”。在另一处卖烟花鞭炮的地方,也是围满了人,放了寒假的孩子们在那里缠着大人给他们买各种各样的花炮,生活条件好了,家长也不再“吝啬”。据卖烟花鞭炮的商贩介绍,往年过年放鞭炮,大家也就买100头(个)的,如今很少有人再买100头(个)的了,500头(个)的鞭炮最抢手。
前不久,母亲刚领了4个月共计220元的“养老金”,有了这些钱,母亲赶集也显得更“阔绰”了。“看看有什么想吃的,以前咱过年只买点瓜子、糖块,今年咱也买点稀罕的。”母亲指着一处卖干货的摊点对我说。只见摊点上除了传统的瓜子、桂圆、葡萄干外,还有松子、核桃等罕见的干果,糖果档次也提高了,金丝猴、雅客、阿尔卑斯等品牌应有尽有。笔者在集市上还发现,太阳能、电动车、家电……这些以前在城里才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在农村的大集上也能买到了。
临近中午,亲戚来看望母亲。我正想着帮母亲做饭,招待一下亲戚,在一旁的父亲说话了:“不用你帮忙了,我给饭店打了电话,一会就送菜来。”
瞧,这就是新农村的变化。
新闻推荐
王淑英还会刺绣 王淑英的儿子也喜欢上了粮食画 王淑英用粮食创作的《竹》 王淑英用玉米和红豆在墙上粘贴成福字突发奇想用粮食画画“垂翁钓鱼”、“鸳鸯赶莲”、“梅...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