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梦肖会孙亚飞
“‘第一书记\’可以作为帮包的主角,但不应该成为带领村里脱贫致富的主角。”省残联派驻莘县张寨镇郝庄村的“第一书记”王建忠,从进村第一天起,就将帮扶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基层致富领头人上。
拥有多年养鸡经验的郝广施便是王建忠培养的基层致富领头人之一。9月22日,记者见到他时,左腿严重变形、身高不足1米的郝广施跃上电动三轮车,正准备赶往养鸡场。“别看广施腿有残疾,可他从没有因病向村里要过帮助,帮扶这样的年轻人,能够带起来一大片。”王建忠告诉记者,当他了解到自力更生的郝广施通过养鸡维持生计、照顾重病的父亲后,当即决定给他贴息贷款,帮助他扩大养鸡规模。“王书记不但帮我扩大了鸡棚规模,还帮我联系了进鸡苗的渠道。”郝广施信心满满地说。
在莘县张寨镇尚庄残疾人扶贫养驴产业基地,同样身残志坚的基地负责人张和峰告诉记者,养驴项目也是王建忠书记亲自帮忙办下来的,是目前莘县唯一一家养驴基地。“养驴基地刚刚建起来,东阿阿胶的人就找上门谈收购合作了。近期我打算再引进200头驴,扩大养殖规模。”张和峰介绍,养驴基地还提供集中代养服务,就是说,村里贫困的残疾人可用扶贫款购买小驴,基地替他们代养,他们每年每头驴能拿到600元的分成,让村民们跟着致富。在村里,乡村医生也成为了王建忠重点培养的对象。张寨镇郝庄村的乡村医生郝庆宽说:“全村1200名村民中,残疾人占了51人,其中多是脑瘫、脑瘫后遗症患者。王书记选派6名乡村医生到省残联康复中心集中培训,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便是针对脑瘫的康复治疗的。”
“‘第一书记\’就是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党的政策的宣传队,农村党建的工作队,脱贫致富的服务队。”王建忠说,“第三批‘第一书记\’任期满后,村里的发展还得依靠有能力、有文化、有威信、待得住的年青村干部,因为他们扎根在农村,生长在农村,在群众中有基础,所以最适合带领群众。”王建忠说。
对于王建忠的观点,莘县组织部副部长鞠洪奎深有感触。他介绍,莘县十分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并大力实施支部书记队伍升级换代工程,把农村党支部班子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常态化的工作,每年都对村级班子进行整顿。据悉,莘县2011年村“两委”换届时,对思想老化、工作无特色、年龄偏大,特别是60岁以上的支部书记进行了更换,撤换支部书记262人。2012年、2013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又倒排了175个后进村进行着力整顿,更换支部书记106人。2014年,莘县全县再次倒排出136个后进村集中力量进行整顿,使这些村已全部转化升级。
“村支部书记年富力强,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提供了很大支持,通过‘第一书记\’的培养,这些村支部书记的工作能力又取得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一支‘第一书记\’信得过的支柱力量。”鞠洪奎说。
“我叫张考民,今年34岁,2007年成为莘县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我们古云镇同智营村,地处中原油田驻地,今年上半年投资1500万元建设村民股份制商务综合楼,预计2015年投入运营。下半年还准备为村民修6公里乡村公路,利用南北对接机遇,大面积发展冬暖式大棚……”8月10日,莘县古云镇村支书述职大会召开,全镇村支部书记将一一述职,其结果将由上级部门和群众代表逐一核对,不能正确履职或完不成承诺的支部书记,将不能连任,也不能领到正常工资。
莘县有省派22名、市派12名、县派655名、乡镇派465名的四级“第一书记”,在“千名书记进万家”活动中,基本实现了“对1154个村的全覆盖。在带资金、带项目对帮扶村“一对一”帮扶同时,将全新的思路理念带给基层组织,引导帮助他们开拓思路,放宽视野,使其尽快实现自身的机体造血功能。
新闻推荐
□孙动一班组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执行者,是企业中最基础、最前沿的一环,环环相扣联系着企业的运转,班组坚强、充满活力,企业发展就稳定、持续向上。班组强则企业强,班组兴则企业盛,班...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