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农资市场,经销商们可谓绞尽脑汁花样百出。在这场激战中,位于莘县燕塔街道的喜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喜丰农业)总经理王培培使出了绝招:增加服务科技含量,花高价聘请农业技术人员送技术下乡,搞试验田,从而吸引客户主动上门,经过近1年的努力,取得了良好实效。
王培培是个老农资人,从1993年就开始卖农资。她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不仅赢得农户的一致好评,更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2012年,被莘县农业局选为配方肥销售网点。近几年,经过不懈努力,喜丰农业的年销售额高达2000余万元,但王培培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深知农资行业竞争激烈。经过反复推敲琢磨,去年年底王培培决定自己掏腰包雇技术员,深入基层,帮助农民从根本上解决种植困难。
“我们根据每户种植作物以及地块的特点,拿出高产配肥方案,从化肥的使用方法、药物用量以及产品的选择,试验农户全程按照技术员给出的方案进行管理。”王培培介绍说,最初很多农户不接受,他们只能从村里找出带头人,搞试验田。由于试验田的增产效果明显,如今主动加入此试验项目的农户也越来越多。目前,在全县已有20多个村,40多亩大棚蔬菜加入此试验项目。“按照技术员给出的施肥、用药以及管理方案操作后,不仅有效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而且每亩可增产35%左右。”王培培欣喜地说。
谈到实施此项目的初衷,王培培说,作为一名老农资经营者,看到莘县近几年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加重导致作物减产,她很着急。“但是作物一旦面临减产,农户首先考虑的是肥料没有选好,不会考虑到土壤出现问题。为了帮助农户走出这个误区,我决定自己出钱请技术员,从源头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农户用了我们推荐的肥料和指导意见,只要能够增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就不怕没有农户买我们的肥料,我们公司的销售额自然会增加。”
如今送技术下乡活动在王培培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眼看着加入的农户越来越多,面积的迅速扩张,王培培也有了下一步更加缜密的计划。她说:“为更好地服务农户,下一步我准备把农户的电话、种植作物以及种植亩数等信息搜集起来,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库。技术员的电话也公布出去,做到随叫随到。”
最后,王培培也说出了她的苦恼。“现在我们的技术团队最缺的就是农校毕业的大学生。目前技术人员都是从土专家中挑选出来,再进行技术培训。”王培培表示,如果有愿意加入此团队的农校毕业生,她将以高新聘请。
我的经营心得
基层经销商
征稿电话:0531-85193651邮箱:jfyan3651@163.com
新闻推荐
□通讯员陈方明姚彬彬报道本报沾化讯10月14日,沾化县下洼镇于二村于宗燕注册的“沾化冬枣自产自销”网店,收到了82份近千斤沾化冬枣订单,她一天往镇驻地的快递公司跑了五六趟。...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