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先生日常所用手机及清单显示的凌晨上网时长。平常基本不玩手机的姬先生,偏偏遭遇了“半夜被上网”和话费被扣的现象,而当地移动公司给出的解释是“手机中病毒”。无故被扣掉76元话费,这让姬先生心里很不痛快,因为手机好好地放在那里,怎么就会被扣掉上网费呢,更何况扣费时间是在凌晨一点至四点。
姬先生是阳谷县十五里园镇人,因为工作关系,他平常的话费消费一直在20元左右。11月19日,手机欠费停机后,姬先生去缴费,随后便接到一条信息提醒他“消费已超过平常三倍,请注意……”这让姬先生摸不着头脑,咨询10086,得到答复:“这是上网产生的费用……不懂智能机的使用就不要乱按。”平常连电脑也很少用的他竟用手机上网,这让同事听起来都觉得好笑。姬先生决定讨个说法,但是当地移动营业厅认定姬先生就是上了网。
无奈之下,姬先生将问题反映到了阳谷县移动公司。该移动公司工作人员在反复核实后,称会上报聊城公司,并会在一周内返还姬先生的“上网费”;但当地营业厅认为改变姬先生生活小插曲的是“手机病毒”,并非移动公司的技术故障,并建议姬先生更换一部不具上网功能的手机。至于姬先生关心的“以后如何杜绝此类情况再发生”,当地营业厅未发表过多言论。
如果按照移动公司营业员的说法,使用非智能机便不会产生上网费用。但是,聊城市民冯先生的手机也“因为上网”产生了费用,他的手机恰恰是一部老款诺基亚BL-5CB,因为工作中电话较多,冯先生选择使用这款老式手机。冯先生的电话清单显示,10月8日到12日产生了上网费用58元,上网时间也有在凌晨的情况。同阳谷营业厅一样,聊城市兴华路营业厅的营业员坚称“上网产生费用是因为用的3G手机。”
事实果真是这样吗?10086客服最终还原事情真相,费用就是在使用老款诺基亚手机时产生,并及时退还了费用。但是至于为什么上网,包括其他营业厅也是认为“手机中了病毒”。
不论是冯先生还是姬先生,他们的手机“中了病毒后”,自己会上网,而且1MB流量是5元多,这让很多认识他们的人笑称“改变生活就用移动”。加上今年5月份曾有读者向本报反应“移动公司莫名扣费”,到现在央视曝光移动扣费猫腻,移动难道就是难以杜绝此类情况发生?
记者就此事拨打了12315消费维权电话,工作人员称“如遇此类事情发生,可以要求移动公司双倍偿还;但是,对于移动公司拒不透露扣费的真相,建议消费者向工信部门求助。”随后,记者拨打电信业务受理中心,业务中心受理后称移动公司会和消费者联系。
聊城国曜律师事务所律师梁小苹分析,从流量费的产生来看,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移动公司确实存在乱收费的情况;另一种可能是手机尤其是山寨版手机中存在一些恶意病毒软件或者自己的错误操作等,引起了流量消费。前一种,移动公司乱收费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移动公司应该退费,甚至增加赔偿。但是对于后一种情况来说,流量费的产生和移动公司无关,移动公司没有退费的义务。
最后,梁小苹提醒消费者通过两种情况来避免移动公司乱收费:一种是预防,就是定期查询自己的消费,及时防范;另一种是救济,就是事发之后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
本报记者宋帅
新闻推荐
由于抓好党建工作是党支部的一项基本工作,村居党建工作关系着辖区群众的根本利益。侨润街道党委秉承“建设幸福和谐新侨润”的执政理念,坚持“干公廉稳”的工作原则,切实做好村居党建工作。...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