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众报阳谷讯(通讯员郭素彦王守兴)“标准化,规模养,猪牛羊兔健康长;农民富,企业壮,农村处处新气象。”走进阳谷县大大小小养殖场,处处草丰菜绿、牛羊成群,让人感受到阳谷县畜牧业“畜”势勃发、“牧”歌嘹亮的新景象。
阳谷县是我国著名的鲁西黄牛、鲁西黑头羊、阳谷麻鸡等地方良种的主产区,也是山东省主要畜禽产品生产基地。近年来,阳谷县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畜牧业发展,用市场化理念谋划畜产品营销,全县畜牧经济呈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畜禽住上“星级公寓”。在凤祥集团,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让80个肉鸡养殖基地更像一间间“星级公寓”。据副总经理王进圣介绍,企业自主研发了国际最先进的远程控制系统,可对鸡舍内的温度、湿度、静压、采食量、通风等关键指标,进行24小时不间断远程管控。截至目前,该县已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63个,其中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2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11个。
大型养殖场竞相涌现。全县肉鸡出栏10000只以上饲养户达到151家,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79家,肉牛年出栏100至300头的11家,肉羊年出栏300只以上的22家。该县积极推广“龙头+基地+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相继成立畜牧合作经济组织20余个,形成了以凤祥、华康等企业为龙头的肉鸡产业链,以维尔康、旭日等企业为龙头的生猪产业链,以鲁信、雪龙等企业为龙头的肉牛和肉羊产业链,以六和集团鲁信食品公司为龙头的肉鸭产业链,实现了3亿只鸡、5000万只鸭、100万头猪、100万只羊、10万头牛的年宰杀加工能力,把20万农民带入了农业产业化领域。
产品贴上标签闯市场。羊舍整齐划一,羊儿膘肥体壮,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纯净水。这是在阳谷雪龙肉羊养殖有限公司看到的“养眼”的场景。总经理刘新华告诉笔者,通过这种生态模式产出的羊肉每斤卖到288元,是普通羊肉的7倍。阳谷县按照国家、省行业标准,打造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成立10处动物检疫申报点,组建了884名村级防疫员队伍,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检疫监测网络体系,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全县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总数达到30家,地理标志产品两家,有机食品认证两家。这些贴上标签的品牌畜禽迅速叫响省内外。
新闻推荐
针对近期雨雪天气,阳谷县菜农在搞好大棚冻死蔬菜腾茬工作的同时,加紧种植下一茬,以弥补冻害损失。图为11月29日,博济桥街道南三里村农民正在拔除冻死的黄瓜秧,准备栽种菜花。...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