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抓”为重点实现“六新”目标
和政县文明委
以“五抓”为重点实现“六新”目标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和政县农村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和政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当前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文明建设促进经济飞跃,实现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普及新文化、营造新环境、谋求新发展、建设新农村“六新”为目标,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道德素质教育滞后等问题,结合县情实际,和政县以“五抓”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抓教育 提升农民素质
促进农民素质提高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根据村民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综合素质不高,理想信念淡化,精神支柱不牢,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实际,和政县采取有效措施,通过集中培训、个别指导、典型示范的方法,大力加强了村民科学文化教育。和政县成立农村新经济组织,每年定期举办科普大集、科技之冬等活动,向村民传授种植、养殖等新技术,截至目前共举办各业各类培训班20多期、培训村民达2万多人次,发放各种信息资料3万余份,并充分利用村级的电教设备播放科技录像50多场次。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新观念,破除旧思想,大力倡导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和政县积极联系上级文化部门,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开展送电影、送戏到村社等活动,通过经常性的开展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使农村呈现出快乐祥和的良好局面。
抓创建 实现乡风文明
以积极创建生态文明村为抓手,以全县13个乡镇各创建一个生态文明村为目标任务,和政县全面开展以“领导班子威信好、思想道德风尚好”等“十好”为标准的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有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一是围绕富裕进农户,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和畜牧业,积极培育生产加工业和运输业,全面扶持种田大户、养殖大户、运输大户,全方位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围绕知识进农户,认真组织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重点抓好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村民致富能力。三是围绕新风进农户,认真抓好各类群众性组织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协会、秧歌协会、科技协会、村民调解小组等群众性组织,选拔了一批能人担任负责人,加强对群众性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健全内部制度,搞好规范运作,利用群众自治组织推进村民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建设。四是围绕娱乐进农户,认真抓好文化骨干队伍、文化户、文化活动室和村秧歌队建设,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农闲季节,积极组织举办大秧歌、健身操、篮球赛、象棋赛、读书看报、法制报告会、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极大地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和政县积极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创评活动,与“富裕、知识、新风、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四进农户”创建活动相得益彰,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结合各村情实际,采取“一二三四五”创建措施,即制定一个创建规划,实行创建标准、程序、办法和评选结果两个公开,创建活动做到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检查评比三个到位,建立健全星级文明户申报表、星级户考核登记簿、星级文明户登记册、奖惩制度四项管理制度,实行五次考评,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创评活动,两年来全县创建创评“十星级文明户”2152户,创建州级文明乡镇标兵1个、州级文明乡镇1个、州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村11个。
抓机遇 助推农村发展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和政县以开展联村联户活动为契机,把双联行动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立,以村路巷道硬化为突破口,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2013上半年,各帮扶单位共为全县13个乡镇投资250多万元,硬化乡村道路21.3公里,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质量。与此同时,为切实加大村民休闲娱乐场所工作建设,和政县投资380多万元,在全县10个乡镇建成了农村乡镇文化站。陈家集乡投资230多万元,高起点、高标准建成了占地11.2亩的陈家集乡文化活动中心,修建面积650平方米的乡镇文化活动室,购置电视机、VCD机、音响等电教设备,图书阅览室装备图书达到3万余册;新建了6000多平方米的休闲娱乐广场,安装健身器材15套,建设了标准化篮球场,文化中心和休闲场所的建成使农民不出村就可享受到城里人的娱乐生活,改变了农民落后的生活习惯,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抓示范 发挥典型带动
和政县坚持抓示范引导工作,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和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推荐身边好人,组织开展评选“道德模范”和“道德讲堂”宣讲活动,挖掘培养和选树推广李玉莲、贾国元、康登禄等“孝老爱亲”“诚实守信”“ 敬业奉献”的州县级各类道德模范26名,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一批群众看得见、信得过,值得敬、学得到的“平民模范”,在全社会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了真善美,弘扬了时代新风,凝聚了正能量。今年,和政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公民”评选活动,从全县各行各业共推荐上报参评候选人127名,对候选人的典型事迹在和政县电视台进行了大力宣传。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道德素质,实现了“一个浓化、一个淡化、一个消除”的目标,即浓化了崇尚学习、追求文明、努力致富的浓厚氛围,淡化了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消除了打架斗殴、酗酒赌博、封建迷信等丑恶现象的发生。
抓自治 实现管理民主
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各乡镇始终把强化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村民代表队伍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通过强化民主意识,实现民主管理和民主自治,推进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各乡镇坚持民主理财民主决策,在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村级财务政务按月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问题及时提交村党支部大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进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并将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整改情况向村民进行公布,增强工作透明度,全面接受群众的监督,让广大村民在参与管理中,自觉实现民主管理。为进一步推进民主管理进程,扩大民主参与面,实行全员参与民主管理的目标,各乡镇积极引导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秧歌协会、村民调解小组、奶牛养殖协会、肉羊养殖协会、农产品制作协会、科技协会等群众性组织,参与村里各项事务的管理,帮助解决和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促进了民主管理,增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新闻推荐
【看点】百万残疾人的福音百万残疾人的福音——全省残疾人民生项目实施侧记本报通讯员党永贵“我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这样宽敞亮堂的新房子,我们国家好,党和政府好,周老板是好人呐。”已是耄耋...
和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和政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