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临夏路街道傅家巷社区的一名普通综治专干,自2009年起开始兼职社区的调解工作,真诚、热心以及解开居民之间“疙瘩”的那张妙嘴,赢得了社区居民和社区领导的认可。
千方百计解纠纷
“人人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尽管我不是专门的调解员,但还是在兼干这份工作,所以,再难断的家务事也要千方百计去努力,只要坦诚对待,纠纷就会迎刃而解。”龙潭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成功地调解着一件又一件的纠纷。记者了解到,仅2011年9月28日以前,经过龙潭之手的“案子”最终以成功告一段落的就有十起之多。龙潭说其中有为了一个个家庭的和睦的纠纷,有为了一对老夫妻争争吵吵的调解,期间他不知道跑了多少路。这家说完那家讲,这边聊完那边谈,通过耐心、细致地做着双方工作,使一起起矛盾、纠纷顺利得到化解。
采访时,龙潭说,其实我不是一开始就能适应这份工作,比如像“屋头漏水、下水道阻塞这样的事情居民们也会找我们,那时的我就很是不习惯。总觉得这类问题该是物业部门负责修就好”。龙潭后来慢慢地总结出了规律:把水电气等相关职能部门及维修单位电话记好,在双方矛盾激化时,便向居民提供电话,然后再跟专业人员一起去现场处理。
如今,龙潭很是喜欢这份工作,在他的理解里,这个简单名词里包涵的并不只是一句“家长里短”就能说得清的,他总说,矛盾纠纷,不仅要说理还要说情,处理好当事各方的关系,调解就完成了一大半。
化解矛盾促和谐
傅家巷住着这么一对老夫妻,老头子今年88岁,老太太今年77岁,平日里老两口争嘴不断。争嘴的事情虽小,但却时不时让老两口生气来到社区找龙潭“告状”,而这样的调解对于龙潭来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采访中他告诉记者,老两口爱吵架,什么老头子用了香皂,把香皂划了个痕迹,老太太就非要问个怎么弄的;老头子的腿破了,上厕所时把血弄在了马桶垫上,老太太就一定要他解释出个所以然来。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龙潭却必须前往家中缓和老两口的关系,与他们分别谈话时,龙潭总是多提另外一个人的优点,唤醒老人们携手一生中他们对彼此的“美好记忆”。
龙潭说,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居民,他们的社交圈很小,所以,矛盾往往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或是邻里之间。为了不让矛盾激化影响家庭和谐,邻里和睦,他会尽最大努力化矛盾于一家之内,两家之间。渐渐地,他的努力和成果被认可,居民们都很信任他,有时主任出面碰了一鼻子灰,也会说:龙潭,你搞定。
新闻推荐
自9月份兰州市“片医”制度建立以来,就像“片警”一样,作为老百姓的保健医生——“片医”走进了千家万户。然而,记者在采访几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时发现,对于社区医生上门免费提...
临夏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夏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