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年寒冬将至,随着兰州市取暖费价格的调整,为确保低收入群体实际生活水平不受调价影响,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决定从今冬起提高全市低收入家庭冬季取暖费补贴标准。采暖补贴的发放,切实地解决了辖区内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然而在取暖补贴发放的背后,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一系列的工作之后上演的是一个个不同的温暖故事。
兰州市城市低保对象由原来的每人每个采暖期补贴
230元提高到了300元;
分散取暖的“三无对象”取暖费补贴由每户每
个采暖期1200元调整为1560元;
城镇低收入居民由原来的每户每个采暖期
450元调整为590元。
入户调查社区专干两天走访了46户
10月15日,距离兰州供暖开始还有16天的时间。但临夏路街道的社区专干张红梅已经开始为供暖的事情忙乎了好几天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今年兰州市低收入家庭取暖补贴提高,因此从社区到街道就必须入户调查,实地察看低收入家庭的具体情况,并核实上报信息。10月15日是新一周的第一天,这天是张红梅和另一位同事小刘入户的日子。早晨八点半,张红梅和小刘带着相关材料和记录本出发了,第一站要去的是下沟的几户人家。“当当当”张红梅有礼貌地敲着门,敲了半天也没有人开。看了看登记的信息,张红梅和小刘说道:“这是李奶奶家,她按理说不应该出去的。”“是不是耳朵不好,听不见声音啊?”小刘猜测着。于是两人加大了敲门的力度并喊叫着李奶奶。终于里面有了回应的声音,李奶奶慢腾腾地走出来打开了门。“哦,是社区的人入户啊!进来吧!”李奶奶热情地招呼着,让张红梅和小刘顿时也觉得亲切起来。进了家门,知道李奶奶耳朵不好,张红梅扯着嗓子问了李奶奶相关问题,并实地丈量房子的取暖面积等。忙乎了一会儿,李奶奶家的入户这才算结束,张红梅和小刘又匆匆地走向了另外的入户对象家中。“你别看入户调查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居民分散住在各个马路、各个小区、走上一大圈时间也耗费了不少。”张红梅对记者说道。说话间,张红梅走到了上沟的另一户需要入户的人家。这次敲门倒是花费的时间不久,但是隔着防盗门,这户居民倒是对社区专干张红梅开始了“盘问”。“你说你是社区的,那你有证明吗?”听着居民的质疑,张红梅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件。这下子,居民才算相信了。但是不满的情绪也随之而来:“我就是低保户啊,我们家情况就这样的,你们还要调查,这不是又来看我们笑话吗?”这位中年妇女发着牢骚。“大姐。您听我给您解释,不是您想的那样,今年政府给咱们低保户提高了采暖补贴,所以我们也要入户调查……”张红梅耐心地给这位女士解释着。解释了半天,这位中年妇女才打开了隔着的铁门,让张红梅和小刘进了家。
一个上午,记者跟随张红梅从下沟跑到上沟又跑到临夏路,匆匆忙忙之间走访了11户居民。“其实,入户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居民家的情况各有不同,居民的脾气也是各不相同,有的人好说话,有的人不好说话。遇上好说话的能理解我们工作的,入户的情况开展的也就好,遇上不好说话的,那我们就只有想尽各种招数了,软磨硬泡了!”张红梅开着玩笑对记者说道。10月15日、16日两天,记者对张红梅和同事小刘入户的情况进行了跟踪了解。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了他们的辛苦,也看到了他们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居民。两天下来,张红梅共走访了46户居民,走访中,有不解的眼神,有满腔的抱怨,也有无条件的支持,但是张红梅说,这是她的工作,既然承担了这个责任,自己就必须把它做好。
民主评议阳光公正让居民信服
“现在李柏建的个人情况陈述完毕,请大家开始投票。”中街子社区的会议室里,一场民主评议正在展开之中。参与评议的是来自社区的部分低保群、街道工作人员以及街道其他党员代表、部分居民。评议由社区工作人员先公示发放采暖补贴部分家庭的基本情况,接着由低收入家庭成员自己陈述情况,然后进行居民作证,最后由大家投票通过,如果有人对公示的情况有所异议,还将进行现场审议。在会议室中,记者看到每个参与评议的代表都认真地倾听着会议的每一项议程,并根据自己的调查做出公正的判断和评议,社区的老党员尚涛云已经多次应邀参加了社区民主评议会,他对记者说:“我在这个社区已经居住了几十年了,以前是居委会,现在是社区,但不管变成什么,都是在为咱们群众服务,而我作为住在辖区里的老居民,自然也是对辖区的情况非常了解,所以社区邀请我来做民主评议员,我也愿意,自然我也会公正的做出自己的判断。”
会议室中,民主评议热烈地进行着。低保户孙颖美也是对这样的流程表示赞同,她说:“我本身就是身体残疾的低保户,但是尽管如此,周围很多居民对于我拿低保、领补贴还是有不满的说法和异议。但现在好了,评议的过程都公正、公平、公开,社区其他居民疑问的声音也少了,我的心里也就更踏实了。”三个小时,民主评议会议扎扎实实地对每一个发放补贴的低收入家庭进行了评议,并对有质疑的家庭进行了再评议。评议过后第三天,社区的公示栏中一张公示榜贴在最醒目
的位置,公示榜上写着审议结果已经发放补贴的低收入居民家庭名单。公示栏前,一群居民看着公示栏上的名单,热烈地讨论着。“叶大妈家确实困难,老两口都没什么收入,还病着,给他们发放补贴确确实实是应该的。”“就是就是,你看刘姐也是,一个残疾人还带着上学的孩子,也不容易啊!是应该给点补贴……”街头巷尾这样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居民们都赞同着民众评议的结果。
群众心声取暖补贴涨了心里暖洋洋
10月28日,家住华林山的孤寡老人周海英迎来了送煤人给她送来的一吨碳,这些碳是她这个冬天的“暖气”,而这些“暖气”正是用前两天社区发给她的取暖补贴买的。周海英老人是一位“三无”老人,长期以来一直在社区的照顾下独自生活,对于她来说,最难过的就是冬天了。由于住在山上,家里没有暖气,周海英老人只能靠生炉子取暖,但是老人年岁大了,劈柴劈不动,生炉子也不是很容易,所以老人只有用耐烧且容易生炉子的碳,但是现在碳的价格连年上涨,让老人感到非常困难。就在老人还为今年的煤炭着急上火时,社区告诉老人一个好消息,分散取暖的“三无对象”取暖费补贴由每户每个采暖期1200元调整为1560元,虽说上涨的只有360元,但对于老人来说,这些钱却足够让她购买一整个冬天使用的碳,会让她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张阿姨,我们给你送温暖来了!”伴随着一声甜甜的呼唤,家住西固的空巢老人张英迎来了社区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拿着今年的取暖补贴,还有一套为老人准备的保暖衣来到了老人家中。“谢谢,谢谢你们啊……”老人激动地握着社区工作人员的手,对他们说道。“阿姨,今年的取暖补贴涨了一些,正好够您交暖气费。”社区工作人员对张英老人说着。“还是政府和社区想的周到,暖气费涨了,这补贴也就涨了,真是让我们的心里暖洋洋的啊!”张英老人感慨地说道。张英老人的想法同时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低保户武钢也有同样的感慨,在采访中,他对记者说道:“政府给我们涨取暖补贴,社区的工作人员还特意把钱送到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人的家里面。虽说涨的钱不是很多,但是这一切却深深地让我们感到亲切、温暖,让我们感觉到政府和社区都是关心我们的,我相信有这么多人的关心,我们的冬天也不再寒冷。”
一份份温暖补贴,一次次入户送钱,低收入家庭得到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切实实惠,更是政府带给低收入家庭的一份关爱、一份温暖。这些温暖和关爱伴随着低收入家庭,不仅仅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季,更是让他们把这份幸福久久地留在了心中。
新闻推荐
《兰州日报》12月24日8版“公交车行车不规范致交通拥堵”的新闻,对兰州市公交车辆违章行驶造成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报道,据交管部门透露,近日将开展公交车专项整治行动,对违规抢道超车、不进站上下乘...
临夏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夏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