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彩云 李成强 实习生 张静
▲2007年本报记者对曹庆恒事迹的报道版面
一次偶然的计划生育抽样调查牵出了一段长达十八年的异地情缘,至今在曹庆恒的手机里仍然保留着这样一条短信:虽然地冻天寒,我心依然温暖,大伯大妈常挂牵,芳园幸福无限。祝大伯大妈新年快乐!这是2012年大年初一远在临沂的杨芳圆给曹庆恒一家发来的祝福短信,从一开始的相识到后来的慷慨解囊,这段维系了十八年之久的异地救助也渐渐在曹庆恒的描述中清晰起来。
>>灾难不期而至 民办教师杨景亮突遭不幸
今年48岁的杨景亮是临沂市高新区罗西街道办事处土山洼村人,1985年高中毕业后他成为当地一名民办教师。成家立业后,他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一个温暖的小家,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不幸却悄无声息地降临在他的身上。
1992年12月22日晚上,杨景亮给学生补习完功课后,骑着自行车行驶在雨后湿滑的山路上,在临近自己家的村头时,由于雨后道路湿滑他连人带车摔进路边深坑内,醒来后,颈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劫后余生的他身体高位瘫痪。
那时的杨景亮刚新婚不久,妻子已有三个半月的身孕。由于家境困难,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在医院接受完常规治疗后的杨景亮只得提前出院回家休养。不久之后女儿杨芳圆出生了,可面对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痊愈遥遥无期的丈夫,妻子选择了逃避,于是她抛下仅3个月的女儿,与杨景亮离婚后远嫁他乡,再也没有回来过。
>>结缘缘自偶然 异地救助从一次抽样调查开始
曹庆恒和妻子杨玲与杨景亮一家结缘,是在1994年。当时在滨州市滨城区计生委工作的曹庆恒,参加山东省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他所在的小组正好抽到了罗西街道办事处土山洼村进行走访调查。
当他来到杨景亮家中时,发现这个家庭一贫如洗,杨景亮躺在床上,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正绕着火炉蹒跚着迈着步走来走去。不了解情况的曹庆恒和躺在床上的杨景亮开玩笑:“伙计,还不起床,太阳都晒屁股了,你看你女儿都起来了,你咋还不起来啊?”
杨景亮没有吱声,曹庆恒走到床前后才得知了他的遭遇。在了解完情况后,曹庆恒没多说什么,和同行的另外两名同事凑了150元钱留给了杨景亮,并悄悄记下了杨景亮的姓名和通讯地址。
回到滨州后,曹庆恒和妻子杨玲说起了杨景亮的境遇,夫妻俩商量后决定资助这对苦命的父女。快过年的时候,一个包裹寄到了杨景亮家里,里面有100元钱和曹庆恒孩子小时的衣服、几块布料,还有一封信。在信里,曹庆恒鼓励杨景亮一定要振作起来,并表示如果杨景亮有什么苦难可以告诉他,他和妻子会尽量帮助,这封信给了杨景亮很大的力量。
>>身残志坚的他独自办起了村里的学前班
有了曹庆恒一家人的支持杨景亮变得坚强起来,由于家里没人接送女儿上学,杨景亮坚持每天在家教女儿读书写字。就这样,小芳圆没有上一、二年级,到了三年级她自己能独自上学的时候才直接上了三年级。
看到杨景亮教书确实有一套,村里的乡亲们既感动又佩服,纷纷把自己家五六岁没法自己上学的孩子送到杨景亮家。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杨景亮在家里开办了辅导班。就这样,杨景亮托着行动不便的身体认真地教着村里的孩子。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在600多名村民的土山洼村,杨景亮的辅导班最多时人数达到15人,最少时也有5人。作为回报,村民有的每月给杨景亮几十元钱,有的则是逢年过节到杨景亮家看看。同时,杨景亮自强不息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2004年,他被评为临沂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人物。
▲曹庆恒: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扶一把,送一程,可能他就走过去了。自己也是快乐的。
>>爱心援助仍在继续
据曹庆恒介绍他已经答应了杨景亮负担杨芳圆上大学期间的学费,“我一直觉得这个孩子肯定会有出息,也肯定会考上一所好学校,结果她真的没有让我失望。”曹庆恒对记者说道,“当我得知她考上这么好的大学的时候我真的是很高兴,当时就决定要负担她上大学的学费。”
“现在逢年过节的芳圆都会给我发短信,还有她每年得的奖状也都会给我寄过来,现在我家还保存着她的一大摞奖状呢!”曹庆恒自豪地说道,“我跟我的家人都非常的喜欢这个孩子,因为她好学,因为她懂事,更因为她自强不息。”
曹庆恒在说起杨芳圆时有句话很让人感动,他说“我们已经打从心里把她当女儿看了!”,如今的杨芳圆正在南昌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而曹庆恒和妻子的爱心也一直牵挂着这个原本陌生的小女孩,并将一直延续下去。
>>十八年
牵扯不断的救助情缘
在此后的18年里,曹庆恒和妻子杨玲每年都会给杨景亮汇款,春节的那一次是必不可少,赶上暑假或是开学夫妻俩也会按时汇钱。在杨景亮家里,珍藏着20余张汇款单的复印件,最早的一张汇款时间是1995年。
除了经济支持之外,曹庆恒有时间就给杨景亮写信鼓励他好好生活。2000年和2007年,曹庆恒和妻子还先后两次到了杨景亮家中,为他送去了2000元现金、文具和生活用品。据曹庆恒介绍这些年来他给杨景亮父女的资助前后大约有两万多了,具体的金额他也从来没有算过。
2011年夏天,杨芳圆参加高考,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得知杨芳圆要高考,远在滨州的曹庆恒夫妇也一直牵挂着。高考成绩出来时,曹庆恒立即为杨芳圆查了高考成绩,并第一时间告诉了杨景亮父女。
后来,杨芳圆被南昌大学录取,曹庆恒打电话邀请杨景亮父女到滨州看看。父女俩在2011年8月23日乘车颠簸了五个多小时赶到滨州当面感谢这位“恩人”,虽然行动十分不便,杨景亮还是执意亲自来到滨州向曹庆恒一家人致谢。
新闻推荐
□晚报记者 常云怡 通 讯 员 颜红兵 张宏洲晚报讯 利用工具开锁入室、流窜三省六地市、盗窃财物10万余元……这些令人咋舌的行为最终在滨州...
临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