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俺村今春新发展了826亩中药材辣根,镇上又为俺们找到了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4月20日,在河口区义和镇东韩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孙希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东韩村位置偏远,产业单一,基础薄弱。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成了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的一块“心病”。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义和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聚民智”大走访活动,进村入户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东韩村村民把问题反映给镇上,镇里进行了专题研讨,找到了增加东韩村群众增收的新路子。仅三天时间,镇上就与临沂客商联系好了800多亩辣根的苗木供应与技术指导事宜;半个月的时间,59户群众的826亩辣根在供应商技术员的指导下全部种植完毕。
为抓好整改落实,义和镇推行了“分线工作法”。对征求到的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分线工作,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在颐和家园征求意见时,部分群众提出了为广场安装健身器材的建议,镇上立即将准备安装到镇文体活动中心的健身器材改到了颐和家园广场上。“一条建议建起了一个活动广场,这件实事真是办到群众心坎上啦!”家住颐和家园的王二村村民王金斗说。
工作中,该镇实行了“定期通报,挂牌销号”制度,确保整改问题和重点项目件件有着落。目前,全镇确定的158件整改事项已有85件在工作台账中“销号”;34项重点项目已有5项在工作台账中“销号”,其余29项已全部铺开。
(记者 魏春杰 通讯员 吴吉新)
新闻推荐
宝一村里“宝贝”多——市发改委驻村帮扶河口区义和镇宝一村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俊杰宝一村宝一村,却不是富庶之地。曾几何时,这个边陲老村,不仅少有值得一提的“宝贝”,而且发展落后于人。路在何方?乘着新一轮下派帮扶的东风,去年7月,市发改委在此吹响了...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