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春,(宪春、典春)1944 年生,山东莘县人,自幼喜好书画,曾毕业于聊城艺专,又毕业于首届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曾受著名书画家娄师白、李铎、高冠华等大师的亲授。
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书画展,曾在《中国书画报》、《国际日报》、《经济导报》、《羲之书画》、《中国老年书画艺术》、《老年教育》、《山东省书画学会会刊》、《新晨报》、《临沂商界》、《洗砚池》、《兰山大众》等报刊发表推介,并入选20余部典籍,并在中国网、新华网、央视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等20余家网络推广报道。作品已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现为中南海国礼中心“国礼艺术家”、中国王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国画院、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兼职教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画学会会员、临沂市政协书画室特邀画家、临沂市王羲之研究会常务理事、临沂市书协、美协会员等。艺术履历和作品被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收录在中国艺术名家资料库和中国艺术名家网。
艺术感言:学无止境、继承创新、师法经典、德艺双修。
交流电话:13355063156
如沐春风醉丹青
“质慧性笃,所绘国画笔墨浑厚,富有新意。”这是齐鲁艺坛对著名书画家张献春先生的中肯礼赞。
“质慧性笃”多指资质聪慧,本性笃实。古贤孟子云:“尽心知性”。笃实中亦有淳朴、真诚之意,是唯“美”之先决。因而张先生具备如此气质,其书画艺术也必然生发出如此的个性品格。众所周知,国画与书法依靠笔墨修养,可与抽象的笔痕墨韵间知其作者内在的涵养与功力。故张先生又具“笔墨浑厚”的质慧性笃在丹青翰墨中的外化流露,而“富有新意”则是他顺应时代大潮,赋予作品正能量的独特艺术新意韵。
献春先生出生于人杰地灵的聊城市莘县,他自幼即与《芥子园画谱》为伴,探究、临摹不辍。弱冠毕业于聊城艺专,中年又毕于中国书法函授大学,受教于娄师白、高冠华和李铎诸名师,为他的书法创作筑牢了坚实的基础。写意花鸟画是献春先生的擅长强项,继承了高冠华恩师“笔墨要旧,意境要新”、“六法在手,意象于心”的教诲,颇得繁密不乱、深邃灵变的意境。苍古的梅花、老辣的翠竹、傲霜的寒菊、鲜活的蕙兰、华贵的牡丹,无不折射出师造化、悟自然的灵感。其《雄鹰》系列作品,以刚劲粗狂的笔墨骨线,展现了傲视寰宇,英姿雄强的神态;其报晓的《雄鸡》、歌春的《孔雀》、玉立的《松鹤》,又呈现了重生机、求高格,遒劲的骨法用笔,率真的用墨之神态。从而可窥见张献春先生浑厚质朴、清新灵动的艺术表达手法所承载的人生态度及广博的国学素质修养。
哲人曰:滚滚红尘数十载,如沐春风醉丹青;无尽流年逝水,再开一片天。翰墨濯玉手,万紫千红乃春天!
谨以辞句与献春老师共勉!
(羲之书画杂志副主编、中国书画报特约记者 徐学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张卫建通 讯 员 刘 滨 本报讯 核载4人的载货汽车,密闭车厢里竟然塞了23人,超载...
临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