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湖街道是沂南县的城关镇,近年来,已发展成以电动车、制鞋、机械电子为主导,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为优势的全县第一强镇,成为全市城关镇中开放发展的先行军,先后获得“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称号。就此,记者专访了该办事处党工委书记王立忠。
□本报记者 戴卫东
通讯员 薄建玺 徐强 陈建鲁
记者:界湖街道在围绕“三引一促”做强产业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王立忠: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抓住“工业强县”战略实施机遇,依托电动车、制鞋和机械电子等优势产业,主动调转架势,全力“三引一促”,确保年内引进投资过10亿元项目3个以上,确保到2017年知豆电动车产量突破20万台、安全鞋产量突破3000万双。
助推电动车产业向高端方向发展。街道电动车产业拥有澳柯玛、新大洋、绿源等14家整车企业和100余家配套企业,年产值超过50亿元,被认定为“山东省十大影响力产业集群”和“中国电动车产业基地”。助推制鞋产业向高质方向发展。注重指导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现有370家制鞋企业向安全鞋、工艺鞋和高档皮鞋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支持企业上市发展。助推电子产业向高新方向发展。按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思路,认真落实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重点培植以乐盈片式电感、德洋控制器等为代表的新兴电子产业。助推旅游产业向高档方向发展。全面加快中国智圣(国际)温泉城建设,超前做好智圣水上乐园、汶河仙湖沙洲、智圣书画城等6个大型旅游项目的各项开工准备工作。
记者:以“建设品质城镇、创造品位生活”为目标,加快融入市区“半小时生活圈”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立忠:我们紧紧抓住与临沂城同城发展的重要机遇,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学习借鉴其它县区经验办法,抓住临沂快车道、县城西外环北通、南外环新通机遇,更快更好地融入市区“半小时生活圈”。
今年下半年,沂南县委、县政府立足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启动实施了“指挥部工作机制”,这是新的经济形势下稳增长、调结构最为有效的工作举措。界湖街道作为全县城市建设的主战场,配合四大片区指挥部研究制定了涉及26条城市道路、46个城建项目的具体方案措施,正在逐项启动实施。当前,全力办好“十项民心工程”,重点解决群众不满意的10件事,确保民生事业支出达到财政总支出的85%。同时,街道所有中小学全部实施标准化建设,投资5000万元的沂南五小全面建成,独树小学、振兴小学等教学工程全面启动。
记者:作为城关镇,界湖街道产业经济、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您认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王立忠:我认为工作推进的关键就是群众的支持和班子队伍的作风。作为全县“三引一促”项目建设的“主战场”,界湖街道承担着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地上清表、土地流转、拆迁补偿及施工保障等大量工作。据统计,2010年以来,界湖街道共有29个投资过亿元项目落地,配合各城建指挥部完成城建工程238个,涉及群众28000多户,累计成功化解各类群众诉求210余起。
在每一个重点项目启动前,党工委、办事处均要对项目实施前的投资能力、村居收益、群众利益、困难问题及风险评估等进行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我们抽调党政班子成员及工作人员组成指挥部。按照“大督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组成项目工程督查组,重点围绕各项目工程的推进目标节点进行督查,每次督查都要排出名次,全街道形成相互比拼赶进度的项目推进新态势。
新闻推荐
12月9日,工人在沂南县库沟中学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入冬以来,沂南县筹资 200余万元,为全县21处农村中学学生宿舍安装了1274台空调,解决了近1.2万名寄宿学生的冬季取暖问题。(尹召功 杜昱葆 戚景峰 ...
沂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沂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