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店镇地处六安市裕安区西大门,西与霍邱县姚李镇接壤,北与本区罗集、丁集交界,东隔徐集镇与六安市去相望,南跨312国道进入大别山北麓独山,属典型的江淮分水岭地区。全镇辖14个行政村,112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镇内交通便捷,312国道、老105国道、沪陕高速和宁西铁路横贯东西,20分钟可到达六安市区、金寨县城和叶集镇;六潜高速和阜六铁路纵穿南北,40分钟可达皖北重镇阜阳,区位优势明显。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完善,全市最大的输变电站“六安第二变电站”坐落于该镇华祖村境内。淠史杭支流清凉寺分干渠和江店支渠流经全镇,水利条件优越。该镇素有"花炮之乡”美誉,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集团安徽翔鹰花炮有限公司;是“皖西麻黄鸡”主产地。该镇的新润养殖公司是一座新兴的养殖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粮食产量居全区第三,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镇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全镇呈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2011年底,全镇共完成粮食总产36467吨,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亿元。工农业总值由2007年的2.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9.1亿元,年均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2506元提高到5220元,年均增长16%;财政收入从2007年的112万元增加到860万元,年均增长51%;五年消化镇村债务近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5亿元。至2010年底,该镇综合实力在全市158个乡镇排名跃升至73位,在全区排名上升到第六位,初步实现“经济总量、人均双靠前”目标。
基建提速,生产条件大提升
该镇采取多方筹资、多轮驱动的办法,加强集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五年来,投入432.8万元完成清凉寺分干渠、江店支渠等37公里的渠道清淤整治;对黄郢、老河坝、新沟头等三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累计深挖当家塘171口,连续获得省市区领导肯定,被评为“水利兴修工作一等奖”。镇里先后投入近4000万元,完成林寨、张墩5000亩和林寨、新沟10000亩的土地综合治理;投资600多万元对永兴片区进行了整治,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为创建全区基础条件最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积累了必要条件。
在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上,该镇舍得投入,先后争取资金210万元,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兴建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厂,改建公厕2座,配套230多处垃圾池和垃圾箱,购置大小垃圾转运车12辆。 2011年11月,六安市农村清洁工程现场观摩会在该镇成功召开。 5年来,该镇新修“村村通”水泥路21条共52公里,对江狮路、胡鲜路等19.5公里沥青路进行了面升级改造,实现村村通水泥或柏油路。加上修建的村组间等级砂石路176.3公里,初步形成了“三纵四横”的镇内交通网。镇领导积极协调合六叶高速、阜六高速、阜六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使该镇的交通区位优势逐渐显现。
农业转型,基地建设大成就
基础条件的改善,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至2011年底,全镇农作物总播面积99005亩,粮食总产36467吨,当年出栏生猪58586头、家禽31.98万只。在农业转型的过程中,该镇突出抓好“五大基地”建设,一是312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以丰硕现代农业合作社为龙头打造“猪—沼—稻”优质粮油种植区,规划面积5万亩、核心区1.5万亩,目前已初现雏形;二是以华润禽业公司为龙头,投资4000万元扩建华润农牧集团,已征(租)地230亩,正新建养殖大棚、饲料厂和食品厂,可带动农户年饲养1000万只麻黄鸡,建成后年产值超亿元;三是宁陈苗木花卉公司在桂花园的基础上,新建了杭白菊基地,栽植区面积达1000亩,并兴建杭白菊深加工生产线;四是彩茧花卉苗木示范区,镇里协调租地700亩,建立彩茧生产基地500亩、苗木花卉200亩,社会投资2000万元筹建桑条编织工艺品龙头企业;五是以绿源经果林有限公司为龙头,栽种油桃4000亩以上。
农业转型必须加速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目前全镇长期流转2.8万亩。配套以新型农民培训、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当地农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局面,先后多次获得“发展现代农业先进乡镇”荣誉称号。
招商有方,工业实现大积聚
镇政府坚持不懈把招商作为增加投资、积蓄后劲的主要抓手,通过分解招商任务、出台优惠政策、兑现奖惩措施,五年累计招商项目22个,协议引资总额8.35亿元,目前实际到位资金2.3亿元。以工业项目为突破口,着力培育翔鹰花炮、彩虹花炮、永发建材、明诚水泥、彩虹纸业、丰硕米业等一批支柱企业;以农业产业化项目为主抓手,扶持华润禽业、裕皖生物科技、宁陈苗木花卉、绿源经果林等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在政府主导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加速配套的花炮产业园的基础上,又在集镇西片重新调整规划了占地600亩的镇第二工业集中区,包括食品工业园和纺织工业园。
一年一批新项目落地,既壮大了江家店的经济总量,为发展不断注入动力,又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至2011年底,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5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7%。其中5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66%。2009年,市主要领导带领市四大班子、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到江家店镇观摩指导。 2010年5月,全国烟花爆竹整顿提升现场会在该镇成功召开。该镇于2008年和2010年两次获得“发展民营经济先进镇”称号。
建设有序,村镇形象大变样
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分片开发”的总体思路,经过三年努力,江家店镇规划面积为43723平方米的东大街一期、二期已顺利开盘,5万平方米的商住房和大市场已建成,成为该镇建镇20年来的首块地标性街道。 2011年8月,东大街政府周边地块成功竞拍,目前4万平米的商业街规划设计已经完成,拆迁工作有序进行。规划面积50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财政办事大厅、农业办事大厅、司法综治“两中心”、派出所的新政务区已投入使用。新建私立“宏立学校”已完成规划征地工作,建设面积1万平米的主体教辅设施已经开工。西大街13848平方米已完成测图、控规等前期工作,择机挂牌。新一轮集镇和中心村修编工作即将启动。为创建文明村镇,该镇在全区率先按照“一个居民广场、一片公用绿地、一条标志街道、一座免费公厕、一处垃圾填埋场、一座垃圾处理厂、一套居民健身器材、一座公用娱乐场所、一批垃圾转运设施和一套管理模式”的“十个一”标准,健全集镇建设、管理和保洁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城管中队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城镇和农村“清洁工程”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彻底扭转了脏乱差局面,2010年该镇获精神文明创建(二类乡镇)第一名。
林寨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里结合挥张路两侧村庄综合治理,完善功能配套,走猪-沼-稻生态发展道路,打造成一个颇具特色的生态村。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新沟村平塘小区一期开工的9栋20500平米安置房已经全面封顶,二期6栋19000平米即将开工建设,将于2012年建成。配套的小区道路、给排水、供电、绿化、亮化使得一座崭新的农民新村屹立在裕安区的西大门,受到各级领导和各界群众的广泛赞誉。
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大改善
经济发展了,成果应该让所有群众分享。该镇认真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不断加大工作投入,使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实施,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实施校安工程,改造中小学校舍10万平米;投资120万元新建江家店第二敬老院;铺架广播电视村村通光纤34.2公里,布网23个自然村点,新增用户580户;整合资金520万元,改扩建镇中心卫生院和新建14个村级卫生室;2009年以来共完成445户农村危房改造;连续多年率先完成新农合筹资,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受到区政府通报表彰;积极争取项目投资100多万元,新建400平方米的广播文化站和13个村图书室这一平台,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各项民生工程的扎实开展,让群众生活幸福感明显提高。
□张怀胜/文
省水利兴修检查组检查水利兴修工作
各级领导慰问五保户
新闻推荐
1月3日,本报报道了霍邱张仁强、张仁秀兄妹替亡兄偿还百余万元债务。如今,承诺兑现——“信义兄妹”还清130万欠款
12月13日,对霍邱县“信义兄妹”张仁强、张仁秀来说,是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兄妹俩终于还清了他们亡兄所借的最后一笔欠款10万元。三年来,这对兄妹靠收废品、养猪等,总共为他们的亡兄还款130万元。张仁...
霍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霍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