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部分读者给本报来电,反映今年田间地头老鼠频出,咬噬在地庄稼,给农户造成了很大损失。东至县张溪镇一些农户告诉记者,由于老鼠的侵害,他们的早稻减产20%—30%。为此,农户询问,应采取什么技术手段来防治田间鼠害?
记者从省植保总站了解到,今年安徽省沿淮和沿江部分地区害鼠密度持续偏高。据该站6月份田间监测发现,宁国市害鼠田间密度2.56%,霍邱县害鼠田间密度2%,池州市贵池区害鼠田间密度1.83%,均高于各监测区域1.41%的平均密度。
在具体防治上,专家建议,大部分地区农户在农舍里可以用鼠夹、鼠笼和粘鼠板等器械灭鼠。如果采用化学灭鼠法,农户应选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杀鼠剂,也可使用敌鼠钠盐和溴敌隆等。为延缓害鼠产生抗药性,近年使用溴敌隆的地区,要换用敌鼠钠盐来灭鼠。
防治药剂及饵料如何投放?专家说,在农田里,农户可以沿地边、埂边向内5米宽范围,每隔5米-10米投饵一堆,每堆3克-5克,绕地一周,实行少放多堆的原则,每亩投饵200克-300克左右。在室内,按15平方米投饵2堆或3堆,每堆5克-10克进行投饵,一般平均每户投放饵料量为150克-200克。农田灭鼠连续投放毒饵5天-7天,家中灭鼠连续投放毒饵7天-10天,坚持每天检查,吃掉的毒饵要及时补充。
如果采用竹筒毒饵站,家中灭鼠一般每户需2个毒饵站,农田灭鼠一般每2亩地放置1个毒饵站。每个毒饵站内放25克-30克毒饵,7天后检查毒饵站内毒饵消耗量,发现减少要及时补齐,连续放置20天-30天。
不少农民反映,一家一户防治鼠害,可能效果有限,希望镇村两级重视这件事,统一采购药剂,组织村民统一开展防治。农户也可以借助植保专业合作社,或者在当地植保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统防统治,如此才会取得好的防治效果。本报记者喻寒松
新闻推荐
因拐卖妇女罪被判刑
霍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霍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