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 霍邱新闻 霍山新闻 金寨新闻 舒城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霍邱新闻 > 正文

科技致富 民兵带头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3-05 22:54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见习记者 袁野

近日,记者走进霍邱县关山村,民兵营长叶涛正和村民清点刚到的杭白菊苗:“3月份是下苗的季节,套种在油茶林里。 ”从2012年开始,叶涛带领十几户群众,承包山里上百亩林场,搞起油茶种植,同时在林间套种杭白菊。 “油茶长得慢,如果不搞些林下经济,资金周转不过来啊! ”叶涛介绍,林场后面还建起了杭白菊加工厂,这两年产值都在20万元朝上。村里平时都有六七十号人在他的林场工作,“一天最少能赚60元。到收获季节,来的人更多,工资也更高。 ”叶涛说。

正值壮年的叶涛,说话举止间有一股军人的气质。 “我们村的民兵,现在有300多人。一年里除了开展两次军事训练外,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帮助家乡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边走边谈,叶涛指着村上游新修建的小二型水库告诉记者:“你看那个水库,就是去年冬天我们动员民兵修起来的。 ”

正说着,我们来到黄鳝养殖大户刘恩宏的家。 30来岁的刘恩宏,2008年回到村里后养起黄鳝,同时还加入了民兵组织。如今,刘恩宏的黄鳝养殖业在当地小有名气,15亩养殖面积每年为他带来近20万元的产值。“我以前在江苏是搞建筑的,刚回村子时养黄鳝心里没有底。叶营长鼓励我,让我好好钻研这门技术,弄好了还能帮助村里人致富。 ”刘恩宏因此成了村里养殖黄鳝的 “第一人”。如今,全村已有五六户在他的指导下,依靠养殖黄鳝致富。

随后来到长集村,记者见到该村民兵营长吕祥华,平日里除了组织民兵训练、夜间巡逻、兴修基础设施外,他最关心的就是和老民兵董本录一起承包的100多亩老鳖养殖场了。从2011年开始,两人已经陆续投入300多万元养老鳖。 “现在,村里有十几户百姓跟我一起干。平时都是老董外出参加培训,回来再把技术传授给大家。这几天我们正在琢磨联合村里的养殖大户,成立一个甲鱼养殖协会呢。 ”吕祥华说。

“现在我们基层民兵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征兵、训练以及率兵参建。 ”霍邱县人武部负责人钱伟向记者介绍。从2009年开始,该人武部依托全县441个民兵营,组织起民兵、退伍军人科技种养大户,开展科技扶贫活动,引导群众脱贫致富。以一兵带一户、一班带一组、一连带一村的模式,开展带头致富和带领村民致富的“双带”活动。全县已有1160名民兵成为当地科技致富带头人,其中20人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和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的荣誉。

新闻推荐

李氏庄园修缮迎客

3月20日,游客在霍邱县李氏庄园参观。李氏庄园俗称“李家圩子”,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占地90多亩,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代表人物是曾任国民党安徽省参议员的李梦庚,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

霍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霍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科技致富 民兵带头)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