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素有“大别山门户”之称,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大著名战役“鸡父之战”的发生地,是明清时期的商贸重镇。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老街上的徽派建筑向人们呈现出一幅岁月画卷——
■ 本报通讯员 朱定勇 文/图
据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叶集被称为“鸡父邑”,明永乐年间,一位叶姓的徽州人来此立埠经商,结市成集,因而得名叶集,又称叶家集。
五里长街尽繁华
“五一”期间,位于叶集老西街一隅的木榨油作坊热闹了起来,前来参观、摄影、绘画及民俗研究的人络绎不绝。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在清明节前,专题播放了叶集老街和木榨榨油专题片,将这一传承于民间200多年的手工艺呈现在人们面前。 “我是木榨油技艺的第四代传人,在叶集,木榨油、空心挂面、扎花灯、玩旱船的,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现在还有不少传人。”镇上75岁的老人陈家水说。
走进叶集老街,灰瓦木结构的明清商铺沿街一溜,斑驳的青砖墙、褪色的红漆门,以及那门头上依稀可见招牌字号,向人们诉说着叶集古镇曾经的繁华……叶集老街分为南街、北街和西街,三条街共约五里长,因此老街又被称为五里长街。
叶集古称“鸡父邑”,始建于春秋时期,楚公子燮灭了蓼国,设蓼邑,后又分蓼邑设雩娄邑 (今固始县陈淋镇附近)和鸡父邑(今叶集附近)。历史上著名的鸡父之战 (公元前519年)就发生在这里。自西晋以后,南北分裂,郡县废置无常,人口迁徙,鸡父邑逐渐湮没于历史。
到了明代,叶集因地理优势,又慢慢开始兴盛起来。据霍邱县志记载,清中叶时,“邑中舟车之集,商贾所辏,以叶家集为最”。县志中所记载的这份繁华,起源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一个叶姓徽商从徽州途经于此,在史河东岸等渡船时,看中了岸边的一块清沙淤地,便在此囤货开店。后又有几户叶姓人家来此立埠经营,名声逐渐扩大。时属霍邱县衙便随姓登记造册,把该地命名为叶家集。因该地连通鄂豫皖三省,水系发达,成为多地往来必经之地,后于明朝开始正式建制称为叶集。
在叶集,一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江西会馆”耸立在老街北首,系明朝末期江西客商在叶集进行商务办公及交流之所,也是叶集商贸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从其挑角画梁、精美木雕中可见当时叶集商贸文化之兴盛。因水陆交通便利,上通大别山,下达淮河,大别山的竹、木、茶、麻、丝和外来的日用品在这里集散,清乾隆、道光年间,叶集繁盛一时,南北街道及各港口分布着河南、山西、湖北、陕西、江西、安徽六家商务会馆和600余家货行、商店、手工作坊,常住人口3000余人,繁盛一时。
水土一方育芳华
“一个小集镇、一个小学校同时出现一批作家,这现象并不多见,为什么偏偏在叶集这样一座小集镇里发生了?”著名作家鲁彦周曾经这样感慨。千百年来,叶集英杰辈出。这块土地孕育了威震敌胆的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等6位共和国将军;鲁迅在1925年发起和领导的“未名社”6人成员中,就有韦素园、韦丛芜、台静农、李霁野4位叶集人,他们当年都曾就读于叶集民强小学,是著名的叶集“未名四杰”。他们4人在鲁迅的引导指点下,成为作家、翻译家、教育家,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印记。台静农家在南街,民强小学在北街,每天台静农从家出发,沿街去约韦氏兄弟,接着三人再去找住在北街的李霁野,一起去上学。后来在台湾大学执教的台静农教授晚年还时常念叨,家里院中的那棵大柳树,浓浓的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如今他们的故居还散见于老街。
近年来,叶集加大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挖掘,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的三元民俗文化园,将空心挂面、木榨榨油、原粮酿酒、叶集羊肉等老手艺及老工艺保护性传承起来;投资千万元的台静农纪念馆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集中展示叶集的“未名文化”,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叶集羊肉美食节”“万亩桃花园游”“大别山民歌会”等活动隔年举办,叶集民歌还在全国大别山歌会上获得金奖。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知名的毛坦厂中学也看中这个极具文脉遗风的古镇,在叶集设立了分校,伴着朗朗书声,万名学子追寻梦想的脚步从这里出发。
延续繁华创辉煌
百年老街的那份热闹已经远去,她孕育出的一座新城在延续繁华。 1993年,叶集被确定为安徽省唯一的综合改革试点镇;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等11部委批准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1998年,省委、省政府在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批准设立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2014年,叶集镇又被确定为全省产业集群专业镇。
“我们将发挥改革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打造生态新城,再现商贸古镇雄风,把叶集建设成为鄂豫皖边界工贸新城。”叶集试验区工委书记刘爱武说。
刘爱武介绍,叶集将加快推进产城融合,按照“绿色、生态、特色”这一主题,打造木竹加工、生态农业和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近年来,叶集结合产业发展环境、基础以及资源优势,确定了以家具生产为主导产业、主打家居文化的家居产业体系。同时建成以板材、实木加工为主,配套现代化制造业及服务业的中国中部家居文化产业园。目前,投资约10亿元的“中至信家居”正在施工中,年产30万立方米生态板的“丽人木业”产品远销海外,同时,当地品牌“启航”茶油成功上市,并获得国家绿色产品称号。
如今,叶集生态新城发展的“绿色+生态”主基调已定。围绕生态新城建设,全力整合万亩桃园基地,万亩油茶基地、万亩大棚蔬菜基地和万亩中药材基地等4个万亩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链;打造史河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伴随着生态新城发展,叶集将建成总面积80平方公里的史河及石龙河两个生态农业示范区,形成园园相连的乡村休闲旅游基地。
叶集现已成为全国第4大人造板生产基地、省级木材产业集群专业镇,目标是成为中国中部地区首屈一指的家居产业之城。
师傅正在木榨油作坊工作。
女子舞龙队在桃花节上进行舞龙表演。
新闻推荐
就业和社保服务设施项目获国家资金支持今年计划建设十个县级中心,服务人群扩大到五百万人
今年计划建设十个县级中心,服务人群扩大到五百万人
霍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霍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