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 霍邱新闻 霍山新闻 金寨新闻 舒城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霍邱新闻 > 正文

“老大难”脱贫记 乌龙镇贫困户赵孝林的脱贫故事洪永亮本报记者黄雪彦?

来源:皖西日报 2018-12-07 17:54   https://www.yybnet.net/

“感谢党和政府不仅给我们送来了好政策,也送来了好干部啊。儿子的病治好了,房子改造了,一家人都就业了,再做点生意种点水稻,算算收入竟然有5.49万元,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我已经向村里提交了脱贫申请书。”霍邱县乌龙镇松树庙村66岁的赵孝林满意地说道。

2014年,赵孝林因儿子赵光辉先天性肢体二级残疾没有办法劳作,老两口都患有慢性病没有办法干重体力活,生活无望、消极低迷,经过他本人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和公告,成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来,因为文化水平有限、缺资金给儿子看病、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老赵整天唉声叹气、怨声载道,不愿意主动发展,“等靠要”思想严重,一直是该村脱贫路上的“老大难”。

2017年,了解到赵孝林一家的具体情况后,乌龙镇镇长刘学昌主动向该村两委申请结对帮扶。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刘学昌了解到赵孝林“等靠要”的症结在儿子残疾,养老无望,就主动帮其联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宣传“351”健康脱贫政策,最终赵孝林一家接受了手术治疗并取得了成功。

“将近18万元的手术治疗费用,真是天文数字啊,多亏了刘镇长耐心的解释政策,积极联系医生,我才有勇气踏上治疗儿子的这一步,最后只出了不到1万元的治疗费,真的感谢党的好政策啊!”赵孝林激动地说道。

看完病以后,通过危房改造政策,老赵又新建了两间房屋,家中变得干净整洁。一切逐渐开始向好,赵孝林老两口看着儿子一天天康复,也萌生了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的想法。

在愁着没有脱贫技术和项目时,新帮扶责任人霍邱县副县长张法,帮其儿子申请了辅助性公益岗位护水员,并安排在本地就近务工,介绍其妻子在大棚蔬菜农场就业,赵孝林也利用张法带来的挂面及种植技术,在家里做挂面生意的同时种植14亩水稻,同时还享受光伏、低保金、养老金、残疾人补助、护理补贴等国家兜底性扶贫政策。

现在的赵孝林每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从儿子做完手术以后,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啊,我年纪虽大,但绝不在脱贫路上掉队。”

赵孝林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家人务工2.2万元/年,卖挂面1.1万元/年,种植水稻1.2万元/年,国家各种兜底补助0.99万元/年,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3万元,已经实现了稳定脱贫。目前赵孝林正在和妻子商量,明年会发挥自己的余热,主动向周边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宣讲政策,互帮互助,让大家都动起来,给脱贫攻坚增光彩。

新闻推荐

扶贫有基地 村民享分红

近年来,霍邱石店镇根据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情况,突出以人为本的扶贫理念,以自主养殖与建设产业扶贫基地相结合的方式,因人施策、...

霍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霍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大难”脱贫记 乌龙镇贫困户赵孝林的脱贫故事洪永亮本报记者黄雪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