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在大别山中修路架桥打隧道,能否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一条为扶贫开发而建设的旅游通道能否给当地百姓带来真金白银?即将竣工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给出了答案。
本报记者 张大鹏 袁野
秋日的大别山深处,一片深绿。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宛如一条长龙在大别山腹地蜿蜒穿越,时隐时现于深绿之中。作为六安老区扶贫的一个重点项目,这条快速通道全长259.02公里,西起金寨县南溪镇,连接合武高速,东接霍山县单龙寺镇,与六潜高速相通,沿线有天堂寨、白马尖等12处著名景点,沿线穿越崇山峻岭,平均海拔600余米,最高处1000米以上。该通道可望在年底前全线贯通。9月中旬,记者来到施工现场,感受扶贫开发与保护生态如何相辅相成。
保护生态,规划“第一原则”
据了解,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将保护生态确定为规划之本。省相关部门制定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环境”的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方针,设计中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环保理念。
相关专家介绍 ,他们根据专题研究成果,对地质灾害点、不良地质、古树、文物、环境保护区等,在路线布设时,进行了避让。在定线过程中反复比较,使平纵线形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针对山区公路特点,注重填挖平衡,尽量减少因弃方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少占用良田,减低对原生植被的破坏。霍山青枫岭段,原计划采用隧道形式通行大山,因对这一带风景将产生影响,决定设计架桥从山涧中穿行,虽然增加了施工难度,但保护了美景。
记者驱车在已建成的通道上行进,山路弯弯,一路风景。古树、老桥、流水、人家,人在画中行。据六安市交通局副局长徐干介绍,在设计中,这条路根据沿线具体地形来逐段区分对待,灵活选择不同路段的建设方案,杜绝生搬硬套规范造成的环境破坏。对于地形条件较好的路段,适当采用高指标,以尽量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对于地形条件较差的路段,如老路改建段,灵活采用指标,适当降低设计速度,最大限度地利用老路、老桥,避免大规模开挖山体,保护自然环境。
保护环境,施工“最低底线”
在霍山县铜锣寨隧道的施工现场,尽管施工作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天都要进行隧道爆破工作,但是记者在周边没有看到成堆的碎石料。“隧道爆破,每米产生100方的碎渣,这条隧道全部贯通,预计产生28万方弃渣。”工程师姚彬告诉记者说。“按照传统施工方式,这些碎渣会在山中择地抛弃,这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伤害。现在,这些碎渣全部被加工,用于隧道砼以及周边工程的路基建设石料,不仅保护了环境,也节约了成本。 ”姚彬说。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部分道路位于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不让庞大的工程损害周边环境,是每一个设计、施工人员念念不忘的事。为保护环境,相关部门制定了 《工程环境保护办法》,从水源保护、砂石处理、施工物料管理、粉尘处理、噪音处理、树木移栽补栽等各个方面详细规定了施工要求,从每一个细节着手,保护大别山深处的自然环境。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施工上,这条路尽量利用老路,避免大填大挖,节约占地,降低工程造价。为减少路堑开挖量,局部挖方路段采用嵌岩式路堑桩板墙;对填方较高、下挡墙防护困难的路段,采用栈桥式路基进行处理。同时,充分利用当地石料,采用片石混凝土挡墙、石拱桥、石拱涵等圬工结构。
记者行进在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天堂寨段,但见道路两旁整整齐齐安置着护栏,处处绿树葱葱,曾施工挖土之地,也被种植了花草,重植了绿树,不见一点残垣断崖现象。徐干说,以前在大山中修路,路修好了,路边就呈现好多秃头之地,没有三五年,修复不了。现在,各施工监理单位把保护环境作为建设的一条硬标准,遇有开挖取土的,修复绿化好,方能通过验收。这条路就是从规划设计到科学施工的点点滴滴入手,才有效地保护了大别山的原生态。去年9月30日,金寨县斑竹园至天堂寨段率先建成通车。通车一年来,全线无水土流失现象,得到了交通部的充分肯定。今年8月,该项目建成段经受了苏迪罗台风的考验。
致富通道,百姓初尝甜头
“门口这段山路,人称‘十八盘\’,以前每年11月后只要一下雪,车子根本不敢开,咱们开小饭店的,一礼拜难有一笔生意。 ”金寨县马石村经营农家乐的村民黄守贵告诉记者说,马石村接近天堂寨景区,旅游业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过去从村里到县里驱车要3个半小时,下雪天更是难行,蜿蜒盘旋的山路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黄守贵告诉记者,2007年他就开始经营农家乐,天堂寨段通车前,年收入不到2万元。快速通道通车后,原本难行的十八盘下修了一条天堂寨隧道,从村子到县城只要1个半小时,游客驱车前往天堂寨景区省时又安全。 “现在,周末每天都有五六桌生意,不少自驾游客人还成为回头客,从去年10月到现在,我家收入已有10万多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黄守贵说。
在马石村,记者还走访了村民黄海涛经营的一家酒店。酒店紧邻路边,过去因交通不便,入住率并不高。“旅游通道通车后,咱们这村子成了去景区的必经之路,我家现在每周都能接待一两个团,我算了算,今年1月到8月游客数量比去年同期翻了几倍,收入翻了两倍。 ”黄海涛说。
铜锣寨、青枫岭、燕子河大峡谷、天堂寨……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沿线分布了12个绿色山水风景区、7个红色人文景点、经过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佛子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及10余个正在开发或尚未开发的景点。“这条路打通后,既方便了游客,也让沿线居民尝到旅游开发的甜头。”天堂寨镇副镇长何韦告诉记者,快速通道天堂寨通车后,对整个天堂寨的旅游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年1月至8月,游客人数增加了50%左右。“现在我们镇,周末就像小长假,生意兴隆得很,这都得感谢门口这条路! ”何韦说。
据金寨县相关部门统计,去年10月1日旅游通道通车到今年5月1日,农家乐等旅游接待设施增加359家,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纳入统计的四个4A级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0.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8.58%。
新闻推荐
11月12日,众多白鹤在迁徙的途中降落到大别山腹地霍山县境内的东淠河上“作客”。白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濒危灭绝动物。此次白鹤种群光临霍山县尚属首次。近年来,东淠河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
霍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霍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