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六安 今日霍邱 今日霍山 今日金寨 今日舒城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今日霍山 > 正文

独身一生的百岁老人安享“独乐乐”

来源:合肥晚报 2020-07-25 00:44   https://www.yybnet.net/

和别的百岁老人儿孙绕膝、共享天伦不同,今年刚到百岁的罗雨仁,至今仍是独身。

他有他的解释:“感觉和另一个人生活在一起,可能有困难。”而据熟悉罗老的人透露,这可能与他年轻时错失一段姻缘有关。

一个人的生活,“少去了家庭那些麻烦事”,罗雨仁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做他喜欢做的事:记日记、记每天经济收支情况;收集《合肥晚报·最合肥》周刊有关合肥历史人文类的文章;学会木工、钳工、油漆工,自己动手制作书橱、碗柜,修理物品,改造机器;临摹古人书法与绘画……

流亡到安徽

罗雨仁是上海人,从高昌庙小学毕业后,又在大同大学附中(现上海市大同中学)上了初中,但“高中差1年没毕业”,抗日战争就爆发了。

战争的动荡,让罗雨仁成为“流民”。直到1941年,罗雨仁才在上海的一家土产商店当了店员。5个月后,经人介绍,罗雨仁来到沦陷的安徽省府安庆,在安徽邮政管理局所在地当上了一名临时雇员。

从此,罗雨仁工作和生活就和安徽有了近80年交集。

1942年,安徽邮政管理局在立煌(金寨)县建立办事处,罗雨仁就在办事处当临时办事员。1943年元旦,日寇侵犯立煌,罗雨仁“拎一个小包,随办事处逃难,经胡店、六安至霍山”。

“我在立煌的所有东西,全部被日寇烧掉。”百岁罗雨仁回忆起这些,痛心之极,“只好重新添置”。

“邮电”情相随

工作和生活的动荡,并没有影响到罗雨仁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他决定,挑战一下“只有高中毕业或大学文凭”才有考试资格的职称——邮务佐。

“我在到安庆之前曾经考过一次,但未被录取。”罗雨仁至今仍记得当时学习的情形,“在暗淡的油灯下读书,做笔记”。

1944年3月,罗雨仁由听差升为邮务佐,同时,被安徽邮政管理局录用为正式人员,有了一份固定工作。

1945年,日军投降,霍山办事处撤销,罗雨仁又回到安庆。1949年,安徽邮政管理局成立,年近而立的罗雨仁又随该局迁居安徽省省会合肥——至今已生活、工作了71年。

在合肥的安徽省邮电管理局人事部门工作,罗雨仁感觉,岗位不太适合自己,就在1958年的夏天,主动要求到上海学习车工,然后回到合肥,在新筹备的安徽邮电器材厂担任检验员,直到1984年退休。

自己事亲为

虽然退休,但罗雨仁也没闲着,布置着退休时单位分配给他的一套房子,也开始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

“自己能做的事,我都自己做,尽量不麻烦别人。”这是百岁罗雨仁自退休时就抱有的想法。

用品坏了,罗雨仁自己修理;能用的物品,必尽其用,甚至废物利用。

为了修旧利废,罗雨仁学会了多种本领,钳工、木工、油漆工,“以质检员的要求制作各种物件——厨柜、书柜、小桌、小凳,基本合格,自觉满意”。

就连衣物的缝缝补补,罗雨仁也是亲自穿针引线。

“这也许就是单身的遗憾吧。”对婚姻,对自己的单身,罗雨仁倒颇为豁达:“婚姻是个难题,必须慎重对待。一个人生活,多少是有点困难,但也清闲,没有家庭那些麻烦事。”

独身有原委

“我是个理想派,对任何事情要求过高,还容易生气,而且马上表现出来,事后也不往心里去。”至今,罗雨仁对自己都有清醒的认识,“就因为这,得罪过很多亲朋好友,现在想来有些追悔莫及,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向健在者道歉!”

而据罗雨仁的老同事和邻居透露,青年时,罗雨仁曾有过一段爱情,但抗战爆发后,双方失联。直到1949年以后,两人才再次联系,那时,女孩已有夫家。

后来,罗雨仁将自己大部分的收入都补贴给了在上海的父母,渐渐就没了成家念头。

“我虽没有成家,但一直有热心人给我介绍对象,比如,当时介绍我进邮政系统工作的老同志,就前后安排了四次牵线搭桥的机会,我一直很感激。”周围人的关心,在罗雨仁心里,是难忘的。

爱心伴周围

在罗雨仁的周围,还有很多能理解他的人,这让他感到生活的温暖。

他认的干女儿,在他退休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照顾了他的生活。

2000年,单位的同事为他举办了80庆生宴会。

2010年,亲朋好友为他90华诞在上海团聚。

老同事、老邻居都住在一个楼上,会时常关心他的饮食起居,他家里没菜了,会顺便给他带上一点。

“和美小区建设”的楼栋长、年逾八旬的马兴国会时常探望他的生活,为他烧满一天的开水。

芜湖路街道银河社区为他办理了90岁以上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安排工作人员为他送饭,重要节假日,走访慰问,为他送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单位领导探望他时,对他保存的日记和账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表示“这是安徽邮政电信的发展缩影,可以进入公司的纪念博物馆”。

…… ……

潮流不跟随

上世纪60年代,罗雨仁曾尝试着安装了一台矿石收音机,因不懂电器原理,最后还请人帮忙调试。60多年过去了,罗雨仁对家用电器的使用仍心有余悸,生怕用坏了难以修理,连电视机都不要,一台自装的六管交流收音机、一台单门冰箱和一只朋友送的吊扇,是罗雨仁全部电器家当。

直到前两年,他才用电饭锅替代了陪伴他几十年的老式搪瓷煤油炉,“这玩意,现在在世上已很难找到,可以当博物馆文物了。但我认为,它占位小,火头大小容易调节,使用方便。以前,我隔一天生一次煤炉,烧八瓶开水,够用两天。”

在上世纪80年代单位分给罗雨仁的房子里,没有安装煤气管道,他也没有使用液化气罐,卫生间也没有坐便器,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蹲厕。

“这在一些人看来,可能不合潮流。”但罗雨仁至今仍认为,“还是勤俭节约为好!”

“像这样的家,在合肥可算稀有?”罗雨仁有时候像是在问别人,也像是在问自己。

精神追求美

生活上“不合潮流”的罗雨仁,在精神上却是个追求潮流之人。

1989年,罗雨仁参加了安徽省老年大学花鸟班学习,“这非我所长,但我有耐心,一切从临摹开始。”

面对朋友邻居看到书画作品后发出的“万能手、文武全才”的称赞,罗雨仁自觉相差万里,只一笑而过。

外来的信息,罗雨仁通过看书、看报,顺带剪报而获得。

“剪报,成为我的万宝全书。”罗雨仁从柜子里拿出了80多年以来的剪报、日记本、账本,坚持不懈,积累的资料,“敝帚自珍”。

在罗雨仁的收藏里,还有一沓子《合肥晚报》及“逍遥津”周刊、“最合肥”周刊曾经刊登过的有关合肥人文历史的报纸,用撕裂线捆着,放在一塑料袋里,上面用毛笔工整地写着“新旧合肥”。

其中,还有本刊及前身《阳光老人周刊》的版面,曾经刊登过的罗雨仁相识的“老邮电”人:92岁(2016年)的朱中希、84岁(2016年)的周干和101岁(2019年)的张友琨。

“这些老同事,见面机会少,只能在报纸上‘神交’了。”罗雨仁突然沉默片刻,自言自语,“也不知道他们最近怎么样了。”

劳动成“人瑞”

“我没有耐心专门锻炼身体,天天去重复某些动作。”百岁罗雨仁对锻炼也有自己的看法,“生命在于运动,劳动也是运动,我用它替代锻炼,成天手脚不闲着,找些事来做,不也很好?”

每月600元的居家养老券,主要用于由银河社区安排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送来的午餐。

有了生活上的安定,罗雨仁就可以继续他想做的事:记日记、记账、练书法……

“我一生没受过大的磨难,也没有过多地享受生活,但为人民实实在在地做了一点工作。”百岁罗雨仁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一生平安就是幸福。”

杨丹丹 实习生 韩娟娟 黄倩倩 姚家敏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陶虎 文/图

新闻推荐

用科技力量让“百姓餐桌”更加安全 邵栋梁:做科研,就不是一件“下班打卡”的事儿

安徽国科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栋梁,作为食品安全的专家,从业20多年来,参与制定了多项食品标准。2019年,他主持编制的...

霍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霍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独身一生的百岁老人安享“独乐乐”)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