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河镇位于金寨县的东南部,1932年陷入国民党包围圈的红军为讨论行军路线,在燕子河镇刘家庄召开军事会议。 10月21日,记者来到燕子河镇,探寻燕子河会议旧址。
刘家庄距离燕子河镇中心约两公里,坐落在一个半圆形小盆地里。当年,军事会议就在财主刘锡坤的大宅子里举行。1932年夏,国民党发起第四次“围剿”,蒋介石亲自出马担任鄂豫皖三省的“剿匪”总司令,决定以全部力量进攻鄂豫皖苏区,为此部署的总兵力达24个师和6个旅约30余万人。红四方面军主力在重兵压境、前堵后追的情况下,进攻独山、麻埠失利,于是向燕子河进发,并拟定南下英山。然而,刚行至燕子河时却获悉,英山已于9月13日被国民党军队占领。时任鄂豫皖省委书记的沈泽民对当时的场景描述道:“以大军处万山之中,加以跑反群众数万及伤病号万余人,粮食已异常困难。 ”在此背景下,1932年9月27日,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在燕子河刘家庄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决定采纳沈泽民等人的意见,放弃东出潜山、太湖的计划,主力红军先取英山,再向黄麻地区转移。“燕子河军事会议是红四方面军的一个标志性会议,在敌情十分紧急情况下,大家充分讨论,各种意见都得到阐述,并采纳了大多数人的意见,统一了思想,为红四方面军下步西行转战奠定了基础。 ”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涂治炎说。因此,燕子河会议可谓是红四方面军撤离大别山革命苏区前一次举足轻重的会议。
在红军转移后不久,召开此次军事会议的大宅子便被国民党部队放火烧毁。今年76岁的刘荣寿是刘锡坤的孙子,1940年出生的他也没有见过大宅子完整面貌。“听老人说,宅子是前后三进、两边厢房。但我们记事时,宅子已经是被国民党部队烧毁后的面貌,就像圆明园的遗址那样,很多石柱子乱七八糟地躺着、竖着,只有两边的厢房还在。”刘荣寿说。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刘荣寿的父辈在原址上建起了土坯房,两边厢房被修缮后也住了人。 2012年,厢房被拆除。如今的燕子河会议旧址上,已建起麒麟河农民文化乐园。但为纪念富有历史意义的燕子河会议,旧址前刚刚建起了一座“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的雕塑。“如果十年前就开始着手保护这些红军革命遗址就好了,我们晚了十年。 ”采访中,一位村民对遗址没有得到及时保护叹息道。
·本报记者袁中锋·
新闻推荐
6月27日,岗集镇党委组织机关党支部以及村居党支部共50名中共党员赴金寨县红村开展“缅怀先烈、重温誓词”活动。(瞿玉林唐梦洋)
金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