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倩
入夏后气温攀升,田野里瓜果飘香,桃子也迎来了成熟上市期。近期,各地屡屡发生“桃子滞销,几毛一斤无人要”的事件,是否意味着今年桃子供大于求了呢?为此,记者进行了市场调查。
桃子丰收价格走低
6月24日上午,在省城西园菜市场外,短短十几米距离就有四家卖桃子的摊位,“10元5斤、大甩卖”的大牌子立在摊位旁边,显得格外扎眼。
“今年桃子不好卖也卖不上价,你看这种单果半斤以上的只能卖2.5元/斤。 ”一处摊位卖的是大红袍品种,个头较大的卖10元四斤,旁边一般品质的则卖10元5斤。正在挑选桃子的市民陈女士表示,像这种大规格的果子,去年至少得3元/斤。
水果批发商李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江淮地区在4月底5月初一直缺少降水,而那时正值果实膨大期,土壤墒情不够就不利于果实生长,所以桃子个头普遍较小,卖不上价。另一方面,这几年种粮不赚钱,不少农民转型种桃树,使得种植面积快速增长。
面积猛增产量大涨
据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室主任张金云介绍,截至2016年10月,全省桃栽培面积已达94.6万亩,跃居全国前六位,是安徽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品类。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场上销售的早熟油桃,80%以上都来自安徽省。
“目前是桃子集中上市季节,价格也是一年中比较低的阶段。整个市场的成交量每天约400吨,其中近300吨都为本地桃。”周谷堆市场信息中心负责人李涛表示,当前桃子面积、产量都在双增,“从市场日均桃子交易量上就能看得出来。去年同期日均交易量为300吨,2015年约200吨。 ”
据悉,种桃树第二年即有产出,亩均效益可达5000元,这让许多种植户趋之若鹜。然而市场需求有限,有些桃农赚个盆满钵满,而有些却不得不为销路心急如焚。
金寨县铁冲乡高畈村的王大安共种有150亩桃园,今年喜获丰收,但是万斤水蜜桃成熟之时却难觅客户。 “今年产桃量非常大,我这里比较闭塞而且前期宣传不够,很多客户都不知道。 ”王大安无奈地说。
在长丰县龙门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成熟期因缺人工不能及时采摘,千亩桃园也出现了桃子滞销的情况。据悉,桃园出桃量每天有2万斤,已坏的桃子至少有50万斤。
“质优”方能“逆境突围”
纵使总体行情不佳,那些经营有道、桃品质优的经营户依然能够“逆境突围”,张金云说,这正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成果,低端老品种过剩,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精品桃子仍然供不应求。
砀山县葛集镇毛雷庄的杨梦是当地有名的“网红”,靠着在网上卖桃,两个月时间就把销售额做到40多万元。 “一件5斤装刚上市时卖55元/箱,现在集中上市卖40元。 ”6月26日,杨梦在“网上”做完了今年最后一批桃生意。
当前油桃零售价最高不过6元/斤,批发价就能卖到8元/斤,杨梦认为质优、安全是最主要原因:“油桃是“中油4号”品种,一颗桃都快半斤重,个大且味甜;另外,所有桃子都能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桃子咋管理的都能一目了然。 ”宿州人刘尊跃对此也深有同感。目前,他在肥东县响导乡种有1万多亩桃树,他表示,虽然今年白桃、油桃普通不太好卖,但像 “黄金蜜黄桃”这种优质品种,依然供不应求。“4两以上的果子批发价6.5元/斤,小的也得4块。除了品种的价格差异,套不套袋也直接影响行情,不套袋品相差,一斤批发价只有2元钱,而套袋的最高能卖到12元/斤。 ”刘尊跃表示,虽然套袋每亩人工成本会涨1000元,但利润能翻3—5倍,所以他计划,明年起扩大优质桃品种的种植面积,把套袋技术的应用扩大到500亩。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建党96周年来临之际,6月20日,阜阳市政协机关党委组织机关党员到金寨县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在红军烈士墓园、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金寨县革命...
金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