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当地充分利用金寨老区的资源,以文化站和农民文化乐园为依托,把文化活动、文化队伍紧密结合在一起,让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文化发展成果。作为贫困县,金寨是如何开展文化工作的?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实地采访。
镜头一:梅山镇文化站
每周都有京剧活动
在金寨县梅山镇文化站采访期间,恰逢国家京剧院三团小分队来此进行慰问演出。记者注意到,观众除了县光荣院的十多名革命老军人之外,更多的是当地的京剧票友,不仅如此,他们还与北京来的艺术家们同台表演。艺术家们点评梅山票友嗓音洪亮、字正腔圆,“没有10年练习唱不到这个水平”。梅山镇文化站站长简敏告诉记者,当地群众热爱京剧和黄梅戏,成立了业余京剧社,文化站为大家提供活动园地,每周还有京剧活动日,经常来参加活动的票友就有80多人。
国家京剧院党委书记宋晨对梅山镇文化站的京剧活动很感兴趣,他说:“我们来慰问演出,不能演一下就走,而是要常态化。希望今后能在这里建立联系点,常来常往,把京剧艺术奉献给基层群众,同时也促进和带动群众性京剧文化活动的开展。”
镜头二:汤家汇镇文化站
文化协会创作节目接地气
记者来到汤家汇镇文化站采访时发现,这里的业余文化团队建设很红火。依托农民文化乐园场地和设施,每个村都有广场舞队伍,少的二三十人,多的上百人。汤家汇镇还组织有舞龙队、舞狮队和花船队等,“每年正月都要闹腾几场,让村民们好好热闹热闹”。
当地乡贤还成立了“金刚之声文化协会”,以文化站和农民文化乐园为阵地,宣传党的声音、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站长汪桄全说,协会去年创作了红色歌曲《英雄的金刚台》,今年创作了扶贫题材的小品《回家》和相声《***》,这些节目都是本地人根据本地实际创作的,很接地气,受到群众欢迎。 (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杜磊记者姚迪)“喂,是高速交警吗?我们这里有一辆救护车被堵在高速上了,有一名病人需要转移。”1月4日清晨7时许,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二大队接到紧急求助电话后,立即在风雪中展开了一...
金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