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 霍邱新闻 霍山新闻 金寨新闻 舒城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金寨新闻 > 正文

金寨县用足用活扶贫资金——扶贫小额信贷“造血”贫困户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3-23 11:40   https://www.yybnet.net/

3月15日,在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上,金寨县去年的一组数据吸引了参会人员的眼球:

投放扶贫小额信贷2.1亿元,贫困户户贷率达40.24%,基本实现“应贷尽贷”;

1.7万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全部发展1项以上特色产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2400户贫困户将信贷资金投资新型经营主体,当年户均分红收益2000元以上、劳务报酬1000元以上;

脱贫7318户26275人,贫困人口由6.67万人降至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2%降至6.8%……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和安徽省深度贫困县发生了如此的变化?因户制宜,选准一批好项目

“去年,我家获得了扶贫小额贷款4万元,其中5000元用于光伏扶贫入股,3.5万元发展黄精。与县森沣农业公司签订长期包销协议,当年收入5000元。 ”在金寨县梅山镇船冲村石桥组,拥有黄精种植技术的贫困户姚力红高兴地说,现在自家的21.5亩林地全部种上黄精,还流转林地20亩。预计3年后年产值达40万元,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

产业扶贫项目选得好,扶贫小贷才能见实效。金寨县通过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入户调查摸底,全面摸清贫困户发展意愿,在此基础上,召集乡镇、村和帮扶干部、扶贫工作队会议,综合论证贫困户劳动力、生产技术、产业前景、销售渠道等因素,合理确定产业发展项目。将光伏扶贫产业作为优选项目,全县11756户贫困户贷款入股联户式光伏电站,每户年收益3000元。针对部分高龄贫困户,协调银行将贷款年龄限制由60周岁提高到65周岁,并统一限贷5000元,全部用于光伏扶贫发电。同时,协调承办银行合理确定贷款规模,实事求是地按需放款,既确保贫困户发展需要,也不会为了完成任务而随意扩大放贷额度。

在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的支持下,金寨县初步形成了油茶、茶叶、生姜、猕猴桃、中药材等长效特色种植业和黑毛猪、山羊、土鸡等养殖业互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涌现出特色种养产业村36个,“一村一品”产业村8个。严格把关,推荐一批好主体

“去年,铁中村与安徽农耕年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采取‘龙头企业+村创福公司+贫困户’模式,建立香菇种植基地,发展香菇产业。 ”在金寨县铁冲乡香菇基地,村支书李祖林说,村香菇基地流转土地15亩,种植香菇57000棒。其中,村集体30000棒,贫困户27000棒。

据李祖林介绍,目前村里9户贫困户,每户种植香菇3000棒,每户生产成本14000元,资金来源按照自筹3000元、政府扶持3000元、企业垫付3000元和小额扶贫贷款5000元方式进行筹措。每棒香菇可实现毛利润10元,当年实现户均增收15000元。县里给行政村注册成立了创福公司,并提供30万元创业贷款,去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经营主体选得准,利益机制建得好,群众才能得实惠。 ”金寨县县长汪东说,他们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推荐、领导组会议审议、调查、主体授信确定”的程序,择优推荐信用好、成长性强、与农户链接紧密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兼顾优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并由县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和银行集体审核,全县最终确定99家经营主体,并明确企业接受贫困户投资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其他主体最高不超过150万元。签订贫困户、企业、银行、政府“四方协议”,约定贫困户分红收益不低于6%,同时明确要求经营主体要优先吸纳投资贫困户参与劳务,不低于用工的50%。对分红资金,由经营主体统一交至乡镇财政账户,乡镇统一打卡发放到贫困户。大别山林艺公司,接受古碑镇水坪村139户贫困户、556万元投资,并主动将年分红标准由6%提高到7%,贫困户连续3年每年分红收益2800元。综合施策,完善一套好机制

“只有制度完善好,才能保障扶贫小额信贷发得出、收得回、持续发挥效益。 ”汪东认为,一是完善帮扶干部包保机制。将产业发展纳入干部结对帮扶的重要职责,帮助贫困户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选准产业扶贫项目,用好扶贫小额贷款,压实贷款使用监管责任。同时,要求正科级以上干部每年帮销贫困户农副产品6000元以上,其他干部2000元以上。二是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县财政设立风险补偿金5439万元,按照比例承担贷款风险,促进承办银行放心投放。目前,无一户逾期、无一例代偿发生。三是完善保险保障机制。为所有贷款贫困户购买3年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如贷款户发生人身意外,理赔款优先偿还扶贫小额信贷。将23个特色种养品种纳入农业保险范畴,有效规避市场和价格风险,为扶贫小额信贷装上“安全阀”。四是完善金融服务机制。通过引进、改制、分设、增设等途径,全县银行机构达10家,齐全度居全省县级首位;村级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推出“拎包银行”“流动银行车”等服务,实现“取款不出村、贷款不出户、支付结算不出乡”。充分运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对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再次评级,相应提高授信额度,同时增强群众诚信意识,着力营造“穷可贷、急可贷,不讲信用不可贷”的良好金融环境。

安徽日报记者蒋明

新闻推荐

违反会风会纪现象屡禁不止——市文明委(扩大)会议会风会纪督查

市效能办本报记者2月28日上午,六安市召开市文明委(扩大)会议暨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动员和部署今后三年六安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根据工作安排,市...

金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玉兰花开幽山谷2018-03-18 02:00
评论:(金寨县用足用活扶贫资金——扶贫小额信贷“造血”贫困户)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