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记者 曹荣
4月17日下午,王德强刚一下班,60多岁村民周继珍就招呼他:“小王,我也要回江冲,你带我一道啊。 ”“好嘞。 ”
王德强家住江冲,离村部约7公里,村里的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出门基本靠步行。2014年底王德强到周院村工作后,这几年每天上下班,他的私家车就成了免费“公交车”,经常坐得满满的,江冲100多户村民几乎都是他的“乘客”。
离村部100米远,年近70岁的老人张德好正在家门口晒太阳,看到王德强,老人立即热情地打起了招呼,“王营长下班啦,晚上到我家吃饭啊。 ”
可就在去年,这位张大爷可没少给王德强脸色看。那时村里落实异地扶贫搬迁政策,发动村民们搬迁到中心村庄。但张大爷就是不搬。老人在老宅住惯了不愿动,况且家庭贫困,手头没钱,这盖新房心里没底,于是做起了“钉子户”。
为这事,王德强可没少费心。太平和胡院两个村民组离中心村超过15公里,交通不便,平日里出趟门都困难。村民们也大多贫困,他包片负责的符合搬迁政策的就有37户。王德强给每家每户都做了一本账,政策补助有多少,盖新房面积多大、要花多少钱,搬迁下来能剩多少或者补多少,算得一清二楚,37户就有37本明细账。尤其是贫困户,能争取到的政策,王德强主动帮助给他们跑腿、做资料,用张大爷的话说就是“比自家的事还上心”。
人在家里的,王德强主动上门做工作。老人作不了主,王德强就给他们外出务工的儿女打电话。“我记得那时候,最多的一个月电话费就打了500多元。 ”
最终,王德强的认真敬业感动了张大爷。如今,张德好这37户村民,都已经住进了中心村庄的新房,享受着城里小区一样的广场、绿化和路灯,出门就医、理发或者买东西都方便了。
在王德强的帮助下,张大爷的家属还在家门口找了一份工作,成了一名环卫工,一家人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如今再见到王德强,那一声声“王营长”叫得可亲热了。
除了担任民兵营长,王德强还兼任村里的护林员。金寨是山区县,光周院村山林面积就有36000多亩。靠山吃山,林地就是村民的根。平日里植树造林不说,像黄羊、映山红这样的野生动植物也要保护,王德强一刻也不敢松懈。
今年3月29日下午5点多,王德强在办公室门口发现,姚岭山尖上隐隐约约冒起了火苗。他不敢大意,立即发动村里老少,带上铁锹、弯刀,上去救火。一行人步行2个多小时到达火点。火势不大,一会就扑灭了。王德强不放心,他让其他人先回家休息,自己一直守候到天亮。
王德强当过5年兵,在部队入了党,立过三等功。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没有因为退伍返乡而褪色。 “我不求有多大的成就,但一定会把责任放在心里,努力服务好村里900多户村民,守护好这3万多亩山林。 ”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辰)日前,记者从市招商局获悉,2017年,全市在建徽商回归项目105个,投资总额339.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7.5亿元,均居全省第一。据了解,2017年,全市新引进徽商回归项目35个,投资总额123.9...
金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寨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