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陆杨
六安市金安区中店乡杨氏祠村是一个近郊村,近年来,该村经常有土地被征收。为避免土地征收后,出现一些村民无地可种的局面,当地胡庄村民组曾约定,每5年对承包地进行一次微调。今年2月,约定中调整土地的日子到了。 “有村民反悔,现在不愿调整土地了。 ”近日,胡庄组村民栾先生向记者反映,当地调地遇到了阻力,“不能让我们财地两空啊! ”
3月29日,记者来到胡庄组采访。 “我家原有4亩多地,现在只剩1亩多了。 ”栾先生表示,那些土地被征收或是家中添丁进口的村民在调整期一到时就盼着早日调地,而有一些村民家的地并未被征收甚至人口减少,所以他们并不愿动地。
在栾先生看来,这些不愿动地的人缺少契约精神,因为,当年的协议约定“一家的地被征,征地款要给全村人分。到调地时,地多的农户也要把地拿出来分。 ”
在胡庄组原组长胡方余家,记者看到了这份2014年2月的协议,上面明确:土地调整期限为5年;征地补偿款按照征地之年的现有农业人口平均分配。
“这样分配征地款是家家户户都同意的。 ”胡方余是当年拟定协议的人,他说,当时他召集了所有村民来开会,大家签了这份协议。
栾先生告诉记者,今年2月下旬,他找到现任村民组组长要求开会调整土地时,“村民组长说她不干了,让我们找村里。 ”随后他又找到村里,但村里没有给他明确说法。
栾先生表示,由于迟迟没有新的村民组长人选,导致调地无法进行。他认为,“这是村里故意设置障碍刁难我们,阻止我们调整土地。 ”
该村副支书鲁丁如向记者介绍,现在国家延长了土地承包期,很多人不愿调整土地了。至于一直没有村民组长,鲁丁如否认“刁难”一说,“调地是村民组内部事务,而且村民组组长也是由村民组自己选出,我们村里不会故意阻拦。 ”
那么,胡庄组的协议是否有效?现在调整土地是否合法?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六安市农业农村局经管科科长王善武。
“最新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因特殊情形对个别农户之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需要适当调整的,可以调整。 ”王善武表示,这一特殊情形就包括政府依法征收土地。
但王善武指出,这种调整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和县级主管部门批准。
针对胡庄组的问题,王善武建议,该组可以先选出组长,再开会决定是否调整土地。 “如果同意的村民达到规定比例,则可以调整。 ”但王善武强调,这种调整只限于人地矛盾突出的个别农户,不能对所有农户进行普遍调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大鹏)3月22日上午,六安市“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在皖西学院拉开帷幕。六安市第十七批道德模范与身边好...
六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六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