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66岁的周大妈在抠破下颌一个“小疖子”后,出现高烧不退症状,并且下颌、脖子脓肿严重,压迫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病情危急。在安医大二附院口腔颌面外科,周大妈被诊断为口底多间隙感染,住进了ICU治疗。
周大妈住在六安农村,十几天前发现右侧下颌长了一个小疖子,便随手抠了几下。两天后,周大妈开始出现发热症状,被抠破的小疖子肿了起来,并迅速发展为右颌下肿大。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建议赶快转到合肥。
在安医大二附院口腔颌面外科,周大妈被诊断为口底多间隙感染,通俗地说就是她抠破的“疖子”发生了细菌感染,并累及整个下颌组织,下颌及颈部皮肤下都是脓液。“患者下颌肿得很厉害,皮肤潮红,表皮温度高,嘴巴张不开了,乍看上去像几层下巴。”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李承靖介绍,患者入院后虽然及时进行了对症处理,但周大妈的病情还是不可控制地迅速加重,不仅出现了严重的心律失常,还出现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损伤。同时,脓肿已经严重压迫患者上呼吸道,随时可能导致窒息死亡。
因病情危重,周大妈被紧急转到医院重症监护室。在抗感染、抗休克及脏器功能支持治疗同时,医院积极准备进行外科手术引流。为了进行手术,必须进行气管插管,然而平时并不复杂的气管插管此时却成为一项风险极大的操作。最终在多位麻醉师努力下,气管成功插管,随后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引流,术中抽取脓液超过20毫升。
随着脓液被引出,周大妈呼吸窘迫的症状得到缓解。术后经过进一步抗感染、脓液引流及支持对症治疗,周大妈的病情慢慢稳定下来。在转入重症监护室第七天,医生宣布她脱离生命危险,转回口腔颌面外科进一步治疗。
医生提醒,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长过痘痘、疖痈,有些人总忍不住去抠或挤,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可取,尤其是“面部危险三角区”内,如果有炎症,尤其是有感染时,容易在面前静脉内形成血栓,从而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的严重并发症。郑慧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吴碧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钟灏)“咕咕咕,咕咕咕……”3月30日晚7时许,在市海派体育馆广场,传来一阵阵特有的鸟鸣声,只见一群群鸽子被依次送往...
六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六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