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六安 今日霍邱 今日霍山 今日金寨 今日舒城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今日六安 > 正文

“六安”读音之争,应成保护乡音契机

来源:新安晚报 2021-05-21 09:43   https://www.yybnet.net/

□戴先任

连日来,六安市因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受到舆论关注。与此同时,六安读音也再度引发争议。在央视新闻频道、财经频道近日播出的多档新闻节目中,多位主播将六安读作“liùān”。而在安徽卫视、六安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主播仍将六安读作“lùān”。(今日本报A06版)

央视新闻频道等主播引用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六”字在用作地名时被取消了“lù”的读法。不仅是第六版,2005年修正定稿第五版中也没有“lù”的读法。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中给出的正确答案却是“六(lù)安”,而后者中的行政区划资料源自国家民政部,“资料权威,现势性强”。重要的是,六安读为“六(lù)安”是世代沿袭的读法,早在《现代汉语词典》取消“六(lù)安”的读法时,就引发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从小到大都念‘lù’,假如念\‘liù’的话,怎么听都别扭!”2006年,经安徽省政府同意,六安得以保留了“lù”的旧音。

近年来,为六安的六念“lù”还是“liù”,已经引发了多次舆论风波,这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不会不知道,他们之所以坚持将六安的六念“liù”,也是严格依照职业要求来做。因为《现代汉语词典》就是媒体工作者发音书写的唯一依据。但“六安”读“六(lù)安”是历史沿袭下来的读法,公众习惯于这么读,当地政府保留了“lù”的旧音,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给出的答案也是“六(lù)安”。

还要看到,一些媒体坚持读“六(liù)安”,当地居民坚持读“六(lù)安”,舆论对此也是态度不一,这在语言层面已然形成一种割裂与混乱的局面,让人无所适从。而一座重要城市名称的读音还存在严重争议,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为荒诞不经的事情。对此,亟待能够进行规范,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而这背后折射的还是地名保护的乱象。将“六安”读作“六(liù)安”,看似只是一个音的不同,实则是一次对地名文化的严重破坏。要尊重历史沿袭的地名,乱改地名、乱改地名读音,都会删除民众头脑中的记忆,不利于地名文化的传承。

“六安”读音之争,理应成为各地积极保护乡音的契机。在新华社发起的“六(liù)安”还是“六(lù)安”的投票中,支持“跟着当地百姓读”的网友接近八成。规范地名,尊重历史地名,也是尊重民意。只有文化之脉长存,生活之树才能常青。

新闻推荐

安徽六安无症状 感染者增至11例 聚焦疫情防控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月上旬曾去过合肥新华社合肥5月19日电(记者姜刚水金辰)记者从安徽省六安市卫健委获悉,5月19日,六安市新增1...

六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六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请为文脉留一音2021-05-21 00:47
评论:(“六安”读音之争,应成保护乡音契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