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淮南市水产部门获悉,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淮南市沟鲶养殖面积3000亩,产量1237吨。目前沟鲶价格还不到2011年的一半,商品鱼大量压塘,苗种更是无人问津。沟鲶价跌滞销,不仅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产品不能及时出塘,还影响来年的生产。目前沟鲶价格为何暴跌?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
安徽农业大学水产专家祖国掌说,沟鲶(又称斑点叉尾鮰),是一种产自美洲的鱼,由于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肉嫩味美、易于加工(无肌间刺),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该鱼种,2005年至2006年养殖量曾一度达到高峰,2007年由于受到美国贸易壁垒的制约,导致出口急剧下降。从两年前开始,沟鲶出口逐渐回暖。省渔业局王永东告诉记者,目前安徽省沟鲶养殖面积有3万亩,每年产量稳定在2.5万吨左右,主要出口欧美等地。
“现在大量鱼苗积压,价格再低也卖不掉。 ”淮南市焦岗湖水产公司负责人谢世峰告诉记者,2011年沟鲶的成鱼价格非常高,每斤能卖到11元,但是2012年下半年开始,沟鲶价格大幅度下跌,现在每斤4-5元还不好销售。 “现在加工厂也不收了,只好卖到酒店宾馆,养殖一斤沟鲶就要亏本1-2元,照这样下去,以后没人敢搞沟鲶养殖了。 ”更令谢世峰担忧的是,现在还有几百万尾鱼苗亟待销售,“往年一斤鱼苗要10多元,现在价格再低也没人要,都积压在水塘里。 ”
舒城县生态养殖场负责人谈儒和说,2011年沟鲶价格高,每斤10元以上还销售不愁,2012年下半年开始,沟鲶价格一路下滑,每斤4元都销售困难。 “我今年养了8万斤成鱼,由于以前的关系还销售出去了,但是亏本严重,一些小户的沟鲶全部积压在塘里。 ”
“有90%的淡水鱼都不能出口到美国市场,只有沟鲶可以出口。 ”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专家魏泽能告诉记者,安徽省目前有六家沟鲶加工企业,每年加工能力估计在3万吨左右。由于同质低价的越南鲶鱼大量挤压我国的市场份额,造成2012年中国输美沟鲶急剧减少。加之国内对沟鲶的认知度不高,消费市场不旺。
省农业大学水产专家祖国掌说,出口不顺利的因素比较复杂,首先就是美国本地鮰鱼消费低迷,加上全球经济处于一个低谷期。现在水产品出口都不景气。业内人士认为,不要期望今年的沟鲶市场有大的拐点,把目光转向更为广阔的国内市场或许更实际一点。
魏泽能说,目前大部分市民对沟鲶的消费习惯还没养成。建议政府对养殖户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沟鲶认知度;养殖户要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泥鳅、黄鳝、青虾、鳜鱼等国内畅销品种。 (本报记者刘刚)
新闻推荐
“傻子”夫妻的“爱心学校”舒城一对农民夫妻举债20万,助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舒城一对农民夫妻举债20万,助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舒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舒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