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障父母衣食无忧2.及时带父母就医3.让父母居住安全舒适4.帮父母参加新农合新农保5.常回家看望父母6.陪父母过年过节7.少让父母干重活8.做好自己的事不让父母担心......”伴随着清脆饱满的声音,一辆小型货车缓缓行驶在舒城县阙店乡的乡间小道上,这是舒城农民老朱的义务宣传车,他最近正在义务宣传本报去年重阳节期间推出的农村新24孝行动标准。
老朱名叫朱纯欢,提起老朱,在阙店乡乃至舒城县范围,那可是个不大不小的“小名人”,因为老朱的字写得好,横竖五十公分的字不用粉笔勾线,提笔就写,又快又好,要啥字体有啥字体。但熟悉老朱的人都知道,相比老朱的字,老朱的心肠更好,经常帮助左邻右舍。
自打本报去年推出农村新24孝行动标准,老朱就惦记着怎样去扩大它的影响,怎样让大家都知道安徽日报农村版推出的这个标准,并让大家都能对照遵守,努力做到。
老朱不愧是搞宣传的,立刻想到了充分利用自己的交通工具——一辆小货车。这辆车是老朱平常到各地去写宣传标语的“坐骑”,老朱对它进行了一番改造:车厢两边各竖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新24孝行动标准的内容,车头上挂着写有 “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宣传”的牌子。老朱还特地买了一个多功能汽车专用MP3扩录机,将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录下来,“车到声音到,宣传牌到”,就这样,老朱开着它跑遍了舒城的近十个乡镇。
老朱告诉记者,他是本报的老订户,去年看到本报推出的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他很高兴,觉得很有意义,想起在农村经常遇见的一些不孝顺老人的事情,觉得很有必要在身边扩大“标准”的宣传效果。改造好自己的车子后,老朱不管到哪写宣传标语,都会沿途播放 “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录音。
老朱说,他的车子只要在某个地方停下来,总会有一些人来看他的宣传板,不少人还会掏出手机把内容拍下去。 “这时我就会很高兴,因为大家都注意到了我要宣传的内容,并且想把它记录下去,这说明我的宣传或多或少都起到了一些效果。 ”
阙店乡街道一些商户得知记者来采访,纷纷告诉记者,老朱是个“有才人”,“大善人”,最近一直在向大家宣传农村新24孝,让大家学到了不少东西,明白了不少事理。
“有不少人问我,宣传报社提出的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有没有有人给你钱啊?我总是说,我图的就是一个心安,图的就是为社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老朱边擦自己的“坐骑”,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胡明兵 文/图
朱纯欢和他的孝道宣传车。
新闻推荐
“无论去哪儿,爸爸都陪你! ”——舒城“同桌爸爸”用爱为脑瘫儿撑起一片天
舒城“同桌爸爸”用爱为脑瘫儿撑起一片天
舒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舒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