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文兵本报通讯员 丁文新
近日,舒城县晓天镇方冲村53岁的秦友全正在厨房张罗午饭,隐隐约约听到了屋内含混不清的叫唤声,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来到瘫痪在床的妻子杨松梅身边。看着妻子哆哆嗦嗦伸出的手指头,秦友全拿出奶瓶,兑上温开水,在自己口中试了试温度,赶紧递到了妻子嘴边。 “来,喝水。 ”秦友全温柔地唤道。
杨松梅伸出手指,秦友全就能明白已经失语妻子的需求,这是26载守护中培养出来的默契。
杨松梅原本活泼好动,还曾是学校的体育健将。1984年,一场车祸让她右胳膊垂落摇摆,走路晃晃颠颠。 1988年,经人介绍,她与27岁的秦友全组成了家庭。婚后,杨松梅手脚不便,吃穿、洗漱、走路全靠秦友全照料。当时,秦友全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抱上一个可爱的娃娃,然而妻子的身体越来越差,秦友全彻底放弃了最初的心愿,但却没放弃对杨松梅的照料。
最初的日子,秦友全还种种水稻、玉米什么的,可渐渐地,几乎完全失去行动能力的妻子大小便不定时,每天晚上他要起床照顾妻子大小便四五次,隔一天就要为她洗个澡。他只好在门口打打小工,帮人干干活,再加上村里安排的低保,一切生活开支全靠这些了。
3年前,杨松梅彻底躺下了,不再有一句清楚的话,不再有一个明白的文字。每次喂妻子吃饭时,秦友全就盛上满满一碗,妻子吃一口,自己吃一口,这样既不会冷了饭菜,更不会烫着了妻子。妻子不会说一个字了,只能在喉咙里咕噜着,伸出手指头表达意愿:大拇指是要大便,小拇指就是小便,伸出的食指指着什么就是需要什么,指着床头的水杯就是喝水,指着嘴巴就是饿了……秦友全都懂得,二十多年了,妻子如今已50岁了,还有什么不明白她的呢!
2013年下半年,在亲戚以及镇村的帮助下,秦友全建起了2间平房。他在新房里一边照顾着妻子,一边看看电视。
新房里,不仅客厅、厨房,还有秦友全和妻子的卧室,都看不到邋遢和脏乱,闻不到异味,干干净净的,感觉不到这是一个二十多年经过凄风苦雨的男人一手支撑起的家。
新闻推荐
“打算春节后再承包几家食堂。 ”马鞍山梓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中敏对自己公司未来的发展踌躇满志。去年5月份,他初来马鞍山投资创业时,没有稳定的办公场所。后来,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他...
舒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舒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