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新闻 霍邱新闻 霍山新闻 金寨新闻 舒城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六安市 > 舒城新闻 > 正文

移民下山拔穷根

来源:安徽日报 2016-11-17 00:00   https://www.yybnet.net/

讲述人:舒城县高峰乡村民韦能发

整理人:本报通讯员 陈胜

我是舒城县高峰乡的一个山民,从祖辈、父辈到我这一代一直居住在山顶。在山上没有收入来源,家里很穷。我有时也想下山到外地打工,但一看到门口的五口大缸,我想走走不了了。我打记忆起吃用水就需要下山挑,保持五口大缸满满的。

后来家庭生活越发艰难,我下定决心外出打工。临走时,我把缸中的水装得满满的,但只在外面干了不到两个月,家中捎信来说老父亲在早上下山挑水时,不幸跌倒了,于是我赶紧回家,服侍老父照料家人。

我也曾想搬下山居住,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哪里建房,建房资金哪里来,即使搬下去又靠什么生活?一想起这个,全家就打了退堂鼓。

一切在今年有了转机。 “韦能发,这是镇上派来和你结对的扶贫干部。 ”有天早上,当我正下山挑水时,村书记带着一名叫小刘的年轻干部来到我家,他手把手教我生产技能,又安排我到县里参加免费培训。

为了从根子上拔掉我们的穷根,舒城县实施了避险脱贫项目。高峰乡在山下靠近景区的地方规划了避险解困项目中心村,移民可以自主选择在安置点安置。这次,我下山有希望了,多年的下山梦就要实现了。我要建的是180平方米的房子,由村里组织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因为我是村里的贫困户,村里为我补助了7万多元的建房资金,我又把多年积蓄拿出来,就这样,属于我的二层小洋楼终于落成了。

搬到山下,身靠景区,扶贫干部又帮助我贷款20多万元,建起了农家乐。农家乐正式开业了,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我和妻子忙里忙外,心情舒畅,生意特别的好。在一个秋日的下午,我把车开到山顶,把五口缸搬到山下。现在,这五口缸已成了我家农家乐的标志。

新闻推荐

月日舒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在示范推广自走式

4月8日,舒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在示范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技术。当日,安徽省舒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全县20多家种粮大户和各乡镇农业综合技术人员相聚田间地头,集中进行小麦赤霉病防治...

舒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舒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移民下山拔穷根)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