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由于及时采用针对性补偿促生技术,舒城千人桥镇百亩水稻示范田在遭遇严重洪涝灾害后,仍获得亩产超过800公斤的好收成。
11月4日,在舒城县千人桥镇“水稻涝灾后补偿促生技术”示范现场,省农科院组织省内外专家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主要农作物涝渍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及 “沿江环湖地区水稻涝灾恢复补救技术研究”课题进行测评。专家随机选取三个田块全田机收测产,结果显示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836.4公斤,最高田块亩产达865公斤。
“涝渍灾害防控”安徽项目区首席、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吴文革告诉记者,上述测产田块在今年6月底至7月中旬遭遇了罕见的连续大暴雨,水稻受淹没顶5天至10天,面临大幅减产甚至绝收的危险。灾情发生后,省水稻涝渍防控技术专家组深入灾区,指导受灾农户开展水稻灾后快速恢复补救,根据受灾程度及时采取追施氮肥、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促进灾后水稻快速恢复生长。后期虽连续遇到高温热害、灌浆期干旱、结实期阴雨寡照等多重不利天气,但由于科学预防避灾并及时采用针对性补偿促生技术对策,水稻仍获得丰产。
针对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之际经常发生连续强降雨造成农田渍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甚至洪水长时间淹没稻田造成减产乃至绝收的情况,近年来省农科院水稻所在巢湖、庐江等地建立水稻涝渍灾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区2.5万亩,配套集成了以排涝降渍、开沟露田、补施叶面肥、外源物质调节、好气促根管理为核心的水稻涝渍灾害防控技术,在今年的洪涝灾害中减灾增产效果显著,标志着安徽省水稻作物涝渍灾害防控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新闻推荐
舒城人涂某某因为生意周转,于2013年8月向朋友储某某借款26万元,约定借款期限两年,年利息为两分,涂某某出具了借条。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涂某某以生意亏本为由拒绝归还借款,储某某遂向舒城县人民法...
舒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舒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