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兴耕
五百里建设中的六安茶谷,已经成为大别山中一道靓丽与醉美的风景!
一段时间以来,类似的话语不断地响彻耳畔。何为“茶谷”?怎样“建设”?迷人之处安在?带着些许疑问与探究的欲望,最近,我来到了六安古城,走进了山水之间……
建修茶谷只为媒
谷雨前后,“正是江淮好风景”的时节,皖西茶区也相继步入盛产期,虽然因气候关系,比常年要晚10天左右。
我们将探访“茶谷”的入口处,选在了其东大门——舒城县舒茶镇。这里可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地方。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亲临视察,并号召“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舒茶之名由此传遍全国。
接下来,沿着向南、向西、向北的大致方向,迂回曲折地行进在舒城、金安、霍山、金寨、裕安等县区的多条茶谷线路之中,最后一站为裕安区的独山镇和城南镇。“六安瓜片”——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绿茶的主产区及核心区,就在这里;制作“六安瓜片”的龙头老大——安徽省六安瓜片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徽六瓜片体验中心”、“徽六电商运营中心”,以及拥有2000亩茶园的“六安茶谷主题公园”,也坐落于此。
“所谓‘茶谷\’,当然首先指的是其自然属性。”陪同采访的六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斌,一边引领一边释疑,“六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一批声名远播的茶中精品乃至极品,被称为‘五朵金花\’的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舒城小兰花、金寨翠眉、华山银毫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我们还曾获得‘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六安瓜片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等称号。这可是我们的一个大产业,有优势,有特色,相信通过这轮建设与整治,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世界上最好绿茶的原产地。”
“不过,”高斌又补充说,“2014年5月,时任六安市委书记、现任安徽省委常委的孙云飞,提出建设六安茶谷项目,则是经过长期调研、思考并集体讨论后,代表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其目的就是要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实施、带动、引领、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战略!”
据六安市农委主任赵权介绍,茶谷规划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60万;涉及5个县区、48个乡镇,两个风景区,6座水库;主干线总长260公里。
面对如此规模的“茶谷”,尽管一路紧赶慢赶,在四天多的时间里,我们也只走访了约20个乡镇;但是,仅此已足可令人大开眼界。3年来,六安茶谷建设围绕总体目标,累计实施各类项目300多个,投资近70亿元,早期收获已非常可观。这里不仅是茶叶谷,而且是生态谷、旅游谷、富民谷……
碧水清风绕翠微
“这还是印象中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偏远乡村吗?”
来到舒城县“河棚镇茶文化主题公园”,眼前的风光与景致令我甚为吃惊。即便与城市里的某些公园相比,也毫不逊色!
客观地说,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在这样的地方是不稀奇的;可是,公路两侧,大街小巷,村头庄尾……能有如此干净、整洁、清爽的环境,实在难能可贵。
依山势而建造的这一“主题公园”,主要分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两部分。前者有茶文化展示区:茶文化馆、茶文化广场、茶壶喷泉和茶文化浮雕画卷;休闲体验区:河棚乐园、聚贤茶舍、木栈道、三座观景亭;茶叶制作加工区;泉石村党群活动中心。后者为茶园观光采摘区,包括兰祥园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园采摘示范基地和育苗科技大棚等。
河棚镇位于舒城西南山区,境内的华岩山海拔1000多米,是“舒城小兰花”的主产区之一。该镇党委书记许克胜说,根据茶谷建设项目的统一规划与部署,近年来,他们为改善生态环境着重做了以下几点:植树造林,新增绿化面积(含茶园)2万多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80%;清理环境,拆除公路沿线破烂房屋、老式厕所200多座,以及大量可视范围内的柴堆草堆,新建公厕10余所;防治污染,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等等。从而使得脏、乱、差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变,山乡面貌焕然一新。
六安茶谷建设启动后,身为市茶谷办的副主任,赖红梅自始至终奔波于第一线。她认为,皖西地区生态基础较好,现在,一批森林增长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城乡环境整治工程等项目,正在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与推进,整个茶谷的面貌更是锦上添花。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空更蓝了,地面更净了,集镇与村庄也更美了。可是,相对来说,舒城县和金安区的变化要更大一些。 (下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27日,舒城县政协主席赵强,副主席李光年、周增云、朱传旭、戴勇,秘书长朱观胤率县政协各专委会、县政协办公室负责人及部分县政协委员,集体视察全县茶谷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县政府副县长梅...
舒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舒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