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闻 柳江新闻 柳城新闻 鹿寨新闻 融安新闻 融水新闻 三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柳州市 > 柳城新闻 > 正文

柳城歌王传奇之黄三弟(上) 三夜酣战犀利歌王胜歌霸

来源:柳州晚报 2010-09-01 07:32   https://www.yybnet.net/

“三姐”来寻“三弟”后人

今年4月的一天傍晚,柳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秀萍正在散步,忽然接到电话说有一个香港客人想见她。

她匆匆赶到某饭店,见到一个长相忠厚的陌生人。

原来,这个香港客人就是正准备在柳州开拍的电视

连续剧《刘三姐》的导演余

明生,此行是为了来柳城选外景地。一到柳城,余明生就听到此地有“天上刘三姐,人间黄三弟”之说,便想见见这名已故歌王的后人,领略柳城山歌的风采。而黄秀萍正是黄三弟的女儿。

酒席上,黄秀萍张口就来一曲迎客歌:“三姐”剧组到柳城,走了一村又一村;县长书记同台坐,满座笑语满歌声。

《刘三姐》剧组都很兴 奋,酒过三巡,余明生又邀请黄秀萍第二天同往马山乡北浩屯龙江河看景。

第二天,车行路上,黄秀萍又即兴唱起来:今天我到马山走,满树桃花俏枝头;山水有情风也笑,欢迎三姐回柳州。

一曲罢,掌声不绝。结

果也就在这一天,《刘三姐》

剧组一眼相中了马山乡北浩屯龙江河外景,并决定就在此拍分量最重的戏—— —刘三姐家和莫府的戏。

“人杰地灵,山歌之乡,又是刘三姐来柳传歌必经之地,这真是冥冥中的一种缘分。”余明生说。

之后,就有了龙江河畔的刘三姐影视城。现在,剧组已经进驻,拍摄正如火如荼。

放牛娃仔苦练成歌王

一出口就出彩,黄秀萍的表现为歌王 、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然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秀萍却说:“我愧对父亲,没有做好衣钵传人。”在黄秀萍眼里,父亲的歌才是无与伦比的。但这毕竟是女儿眼中的父亲,黄三弟凭什么与歌仙刘三姐相提并论?随着采访不断深入,记者发现,黄三弟的传奇故事之精彩程度出人意料。

黄三弟1907年生于柳城县社冲乡长槽村赶羊屯,原名黄河清,壮族,祖籍为广西宜山县宿潭洞。黄家有七龙三凤,黄三弟排行第三,因此叫黄三弟。长槽有深厚的歌唱传统,原住

宜山(今宜州市)的老歌师张老溜曾

在长槽村传歌授徒,培养了张天恩 、赖廷标 、赵良斌等歌师。三弟就是在这种风习中沐浴成长。  但相传最终刺激黄三弟往歌师道路上发展的是这样一件小事—— —7岁起,黄三弟就给财主家放牛。

一天,他放牛时听到别人嘲讽:“看牛娃仔臭日头,天天骑牛走山沟;口渴伸手扯甘蔗,只会咬吃不知修

(羞)。”他当时又气又无奈,不知如何

对答。回到家后,他连夜去找村里的歌师张天恩求教。张天恩叫他先唱一首牧牛歌。黄三弟想到了一首:看牛好,看牛得耍又得玩;不信你看朱洪武,看牛娃仔坐江山。

张天恩引导他就用这首山歌来回击,还教他还歌要抓住对方的歌尾“口渴伸手扯甘蔗,只会咬吃不知修

(羞)”这两句来对。最后,张天恩帮

他把歌改成“短笛横吹哪怕丑,长蔗

直剥哪用修(羞);古今都唱朱洪武,

看牛娃仔管九洲。”黄三弟茅塞顿开, 如获至宝。之后,黄三弟相继得到盘龙圹的赖廷标 、赵良斌等歌师悉心指导。黄三弟虽没有读过书,一字不识,但由于天资聪敏,记忆力强 、勤学苦练,十五六岁他编歌就大有进步,到青年时期竟能即兴创作,遇事唱事,见物唱物,信手拈来,最终成为广西公认的民间歌王。

1932年,以广西省建设厅厅长伍廷飏为首的柳城调查组赴柳城调查风

土民情,结识黄三弟,在《柳城概况》

一书中记录了黄三弟的山歌:“歌王黄姓,名三弟……平生未尝读书,不识字,但天资敏慧,颇有平民文学天才。曾在附近各县设馆传授歌谣,能随口歌唱数昼夜而无雷同之词。”黄三弟的歌才由此可见一斑。从这一点看,作为继承者,黄三弟的智慧与歌才不输给前辈刘三姐。

大战歌霸三天英名在

刘三姐对歌击败三秀才,一举成名。而成名后的黄三弟,也开始拥有自己的传奇。

1935年,黄三弟28岁。一天晚上,他去柳州河南桂剧院看戏,没想到在戏院门口被人认出,几个歌友将其拦住,要求对山歌。戏院里的观众听说黄三弟来了,纷纷跑出观看,甚至有些演员也闻声赶来。几个还未卸

妆的女演员用戏文故事《封神演义》

与黄三弟盘唱,想难倒他,三弟对答如流,无人能敌。这就是著名的“三弟唱歌个个爱,看戏的人也拢来,唱得演员也来唱,唱得戏院散了台”。

这次对歌之后,黄三弟声名更盛,但他仍觉不足,仍四处对歌求教。1937年秋天,黄三弟听说桂剧女演员 、号称“女歌王”的桂枝香在桂林一带无人能敌,于是在众歌友的资助下,专程赴桂林与桂枝香对歌。两人盘唱良久,不分胜负,一时传为佳话。

而最著名的要算1947年,在柳城县凤山镇上演的那场“歌王大战山歌霸”的歌赛。

歌霸指的是东泉的张官太,此人饱读诗书,也以能歌闻名。由于黄三弟平日多有山歌讽刺时政,当地政府恼羞成怒,县长便委托张官太招集20余名歌手联袂,想在歌赛上将黄三弟击垮,以灭其威。黄三弟却仅带他的两名歌伴熊国斌和余亚佑应战。

当时的凤山镇四大城门张贴大幅海报“柳城歌王黄三弟与东泉歌霸张官太对歌”,观众须花3000元购票入 场。从正月十五至十七,双方你来我去,大战三夜。

既是财主又通诗文的张官太根本不把出身贫寒 、目不识丁的黄三弟放在眼里。第一天晚上,对歌刚开始,张官太就盛气凌人,说自己“将遇良才”,意思是正向三弟传授歌艺。三弟先礼让三分,谦虚应答:“亏我无才字墨少,烦请仁兄教我学。”但张官太极尽挖苦讽刺侮辱之能事,知三弟识字不多,欲以字谜难倒,出“生字无底,午字出头”讽喻三弟全家是牛。三弟忍无可忍,亦以官太脚残而将牛作扁担如何能挑担回敬。张官太再出“然”、“父”、“秋”、“鲜”等谜底的字谜歌让他猜字对歌,以为能当众使其下不了台。有备而来的黄三弟并不示弱,其歌伴熊国斌读过私塾,颇有文字功底,在一旁出谋划策助三弟一一应答。张官太没有得逞。

但黄三弟深知,如此下去自己必不是对手,因此他立即改变策略,反守为攻,扬长避短,连续抛出物谜歌让张官太对答。从小富贵出身的张官太五谷不分,不知农事,就像与刘三姐对歌的三秀才,哪里能够对答上来,出尽洋相。黄三弟还将张官太抢劫水碾却嫁罪张亚连的罪行在歌场上曝光,气得张官太不顾歌场规矩,骂娘而去。

黄三弟赢得首场胜利。

张官太连夜钻研大量歌书,想从中找到打败黄三弟的绝招。第二 、三天晚上,张官太用山歌取笑三弟家境贫寒 、衣着破烂 、生活辛苦,黄三弟一一还击。双方剑拔弩张,歌词泼辣而不留情面,将山歌的对抗性和犀利性发挥到了极致。

对歌内容涉及历史故事 、农事知识 、自然生物 、四书五经 、古代小说等等,既是一场知识和山歌积累的较量,又是心理承受能力和机智反应能力的考验。对歌过程中不乏人身攻击和互相揭发,充分体现了口头文学的生活性和俚俗特点。这场山歌大战最终以黄三弟取胜而告终,一首赛后广为流传的歌谣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盛况:“歌王大战山歌霸,元宵对歌到十八;三弟山歌像飞剑,杀得官太丢盔甲。”这场大战,与刘三姐歌斗三秀才,其精彩和惊心动魄程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今仍被奉为山歌擂台赛不可逾越的经典之作。

黄三弟的声望也因这场对歌达到顶峰,但他的传奇故事远远不止这些,往下,我们还将继续推出他智救蒙冤者及他用山歌赢得爱情的佳话,推出他更多的精彩山歌,给你讲述男版“刘三姐”的精彩而又令人叹惋的人生。

新闻推荐

热线值班覃婷婷晚报报道及时有效潘小姐上个月我们曾向

□热线值班覃婷婷晚报报道及时有效潘小姐:上个月,我们曾向晚报反映了从白露乡政府到工业区这一路段,出现了很多又大又深的坑,造成交通不便一事。没想到,晚报报道此事没多久,就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这一段...

柳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柳城歌王传奇之黄三弟(上) 三夜酣战犀利歌王胜歌霸)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