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对此,柳城县有着颇具成效的促进措施。该县通过申请民族项目资金,因地制宜,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环境、打造特色村寨、扶持民品企业,为少数民族群众培育发展沃土,输送成长养料,使民族之花美丽绽放。
改善环境美化聚居地
“自从村里修了通村路,我们出行、务工都方便多了。”如今,走进古砦仫佬族乡塘尾屯、大伍屯、篮垌屯等偏远山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如银蛇盘旋,连接起村里人与外界的经济、通讯联系,也联结起幸福生活。
如何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柳城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措施。一直以来,该县抓住各种机遇,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积极利用民族项目发展资金,把钱花在群众最需要、最能见到实效的地方。仅2015年,吴陋屯、上恩寨脚屯、龙耶屯、下梁屯、中梁屯等8个村屯启用新修村屯道路,解决了行路难问题;汶炉屯和吴陋屯建成农村文化室,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24户少数民族群众获扶持种植草莓,48户少数民族群众获扶持种植食用菌,还有不少少数民族群众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近万元……今年3月初,该县又在古砦仫佬族乡十五坡村、汶炉村等项目实施地点召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项目进场施工现场会,启动今年的惠民项目。据了解,这些项目投资440万元,将改善更多偏远山村的环境。
结合实际打造特色村寨
走进古砦滩头古民居,一座座石头垒起的房子,印记着曾经经历的风霜;悠悠青石砖,块块相连,承载着居民们的脚步,也承载着古村落的历史和沧桑。
滩头古民居的有效保护,是柳城县结合实际,打造特色村寨的成果。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正在逐渐消失,保护这些村寨刻不容缓。在“十二五”期间,柳城县整合民族、发改、财政等部门项目资金816万元,在古砦滩头屯实施保护与发展建设工作。该县因地制宜,修缮古民居,建设村屯道路、民族广场、水利排污等基础设施,因旧做旧,结合各项元素,打造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好、民族团结和谐的示范村。
如今,滩头屯的打造初现成效,该屯2011年荣获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称号、2014年通过国家3A景区验收并成为国家民委首批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目前,古砦古廨屯的特色村寨打造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届时将有更多的村寨绽放特色之花,展现出不一样的民族文化之美。
政策帮扶助民品企业壮大
广西日田集团是柳城县助推的民品企业之一。该集团在2005年创建广西日田丝业有限公司,于2010年搬迁至工业园区内。如今已拥有18组自动缫丝机、14组复摇机、20台丝绵机的生产能力,是广西最现代、最具规模的缫丝生产企业,该公司被评为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柳州市最受银行业欢迎的“十佳诚信中小企业”等。
公司的快速成长,少不了柳城县诸多民族政策的帮扶。该县紧抓“东桑西移”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桑蚕产业,为企业提供较好的发展环境;搭建多方平台,落实民品企业优惠政策,不断做大做强民品企业。据统计,目前全县有日田丝业、鹏鑫源丝绸公司等8家民品企业,这些企业获各承贷行民品企业优惠利率贴息贷款2.2347亿元,贴息金额达506.96万元。在政策、资金的多方帮扶下,这些民品企业在生产条件、生产规模和经营业绩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成为全县的龙头企业,为全县地区经济发展增添助力。
日报通讯员盘练
新闻推荐
日前,柳城县工商质监局、法院联手走进该县实验高中,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消费维权课(见上图),以此引导学生学法、守法、知法、用法,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增强消费维权意识。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专门设置了...
柳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