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防御墙上的枪眼
夏日,村童最爱老水寨的清凉河水
阳春季节,眺望远处的木罗山,回味神奇传说
村民在讲述老水寨遗留的老桥墩往事
↑丰收的西红柿○○记者李劼赖柳生去柳江县老水寨屯的路上,天空下着倾盆大雨。好在水泥硬化直通村屯路口,并未给我们的探访带来太多的麻烦。老水寨屯位于拉堡镇南面,距离县城镇2.公里。驾车不足10分钟,我们来到了这个充满故事的小村落。
潺潺水寨河绕村而过,成就了老水寨屯四面环水的独特风光。走过小石桥,上得水寨岛,岸边翠竹环绕,绿树成林,倒成了村屯的天然屏障。不过岛上确实曾有过抵御外敌的屏障—— —木桥和护城墙。
老水寨屯小组长肖建国告诉我们,早在200多年前,村中祖先看重水寨山水美景安居于此。清代末年,木罗山一带土匪横行,为了躲避乱匪的侵占抢夺,保护全寨人民的安危,全村20多户村民在村屯四周筑起2米高 、20厘米厚的护城墙。夜幕降临,村民收起上岛必经的木桥桥板,用自制的土枪 、“猪仔炮”与土匪隔河相斗。
年代久远,曾经的木桥早已不复存在,只留有两个桥墩伫立于河上,饱经日晒风霜,已是青苔满布,杂草丛生。护城墙也在上世纪70年代“破四旧”时被摧毁,如今只余下不足半米高的残垣断壁。斑驳的城墙上印刻着满目疮痍的枪眼,见证了这段沧桑的历史。
老水寨背靠木罗山,木罗山中也留有神秘的传说。相传,曾有一支被打散的太平军部队驻扎附近,部队的将领弥留之际,要求部下将他的棺木安放在木罗山中部一个岩洞中。木罗山为石山,没有通往上面的路,部下硬是在坡度近90度的岩壁上凿下千余级阶梯,用绳子将棺木吊上岩洞,然后再将阶梯毁坏。这就是流传了上百年的“木罗山悬棺”传说。遗憾的是,上世纪80年代,村里一名胆大的年轻人爬上这个岩洞,盗取宝物后,将棺木从山上推下。如今,这人和宝物不知所终,只留下了种种传说。
依山傍水好风光,老水寨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木罗村党支书刘彦雄介绍,目前,水寨岛已打造为具有季节特色的“原生态休闲农庄”。春天,满园的油菜花金黄灿烂,桃花 、梨花争妍斗奇,热闹非凡;夏天,河水冰凉舒爽,鱼儿自由嬉戏,撑一支竹筏在水中荡漾,别具特色;秋天,岛上的果树挂满了沉甸甸的水果,游客可以尽兴采摘,享受丰收的喜悦;冬天,岛上独家秘制的窑鸡飘香,游客们可以品尝到淳朴的农家气息。由于交通便利,许多城里人把这里当成了周末游玩的好去处,一日最多可接待1000人次。
农家乐旅游也带动了村民致富。老水寨人以种植蔬果 、养殖家禽为主要收入来源,茄子 、辣椒等农副产品销往市县级农贸市场。现在,有了休闲农庄,土鸡土鸭早已被客人们预订完,一些季节性的蔬果再也不愁销路了。2012年,老水寨人的人均收入达到8070元。
相关链接:
木罗村老水寨屯位于拉堡镇南面,距离县城镇2.公里,到拉堡镇车程约5分钟。柏油路直达村屯,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绕村而过的水寨河在村头形成一个四面环水、面积近十亩的独立小岛。全屯共有67户,307人,水田约有250亩,旱地约为70多亩。由于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村屯主要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70元。
村屯联系人电话:18778262660
新闻推荐
小记者柳江县拉堡小学075)班郑嘉懿6月10日,是一个让所有柳州晚报小记者激动万分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八岁了。这天下午2点多,一大批小记者就赶到了柳州文化艺术中心。一进大剧场,就能感觉到一股...
柳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