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是富足、金色是踏实。作为柳北区收获的金色果实,工业经济发展的大丰收,让柳北人欢呼雀跃。
“实体经济作为强区之基,应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在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路途中,柳北区迈出的每一步足音始终铿锵有力。
“嫁接”高新技术,向创新要生产力,是企业推动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最直接的战略选择。踏着全区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节拍,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被全面激发,纷纷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依托科技创新,产业链条拉得越长,产品附加值就越高。”这是柳州市浙亚汽车底盘部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在介绍企业发展经验时常说的一句话。今年以来,浙亚在汽车底盘生产技术上实现突破,降低了生产成本。200万台汽车制动器总成全部满产、每月产量15万台五菱宏光前悬及制动部件总成的“倍增”数据,助推着浙亚在工业柳北这片发展沃土上“跳跃”起来。在柳北区工业园区,到处都是像柳州浙亚汽车底盘这样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企 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十二五”以来,柳北区在汽车和工程机械配件制造、钢铁深加工、循环经济和非钢产业、轻工业等产业领域,一批工业企业不断发展,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也给工业经济插上了“腾飞之翼”。以柳州宝钢为例,其二期激光拼焊、切割及落料生产线加工项目的竣工使得上半年实现工业产值5.2亿元,同比增长40%。
仅今年上半年,柳北区共实施了274项工业技改项目,比去年同期多9个。
把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作为经济腾飞的主引擎,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全区上下的一致共识。近年来,柳北区还借助其区域内一批强势工业企业的集群优势,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配套产业,积极引进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中型企业,进一步壮大围绕白露、沙塘、鹧鸪江、石碑坪四大片区开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项目带动、大产业推进城市北扩,进一步完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柳北”跨越发展。
新闻推荐
柳江南岸,银泰城卸下绿纱,呈现新容。随着银泰城展现的,更是鱼峰区三产大跨越发展的雄姿。2012年,鱼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78亿元,增长16.04%;20...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