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学研究专家们普遍认为,柳宗元的“民本”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史籍上关于柳州的记载文字,在柳宗元之前,只是寥寥数字,无非是某官员到任的记载。
但是,到了柳宗元之后,文化 、政治 、军事等方面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
柳州市柳宗元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中林先生认为,柳宗元作为唐朝第一流的文人,他的“文”让柳州这蛮荒之地“开化”了,而他又是那个时代走在最前列的政治改革者,在朝廷不得志,就把所有的理想都留在了柳州这个地方,虽只短短4年,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柳州的文明就是从他开始的。
“柳宗元留给我们最为感人的,就是他‘官为民役,吏为民夫 ’的\‘民本 ’思想。”柳州市知名文艺评论家 、柳宗元资深研究者孙代文教授说,柳宗元一生坚守“廉洁自持,忠信是仗”
的原则,而且锐意进取 、破除陈规,这对历代的地方官都有深远的影响,许多人都纷纷以他为榜样,效仿他治理柳州的做法。比如晚唐柳州有“刘贤良”,明代柳州有“八贤”等,这些都是柳宗元的忠实效仿者。
不论是柳宗元本人,还是柳宗元的诗文,都是柳州的一张传世名片。
在柳期间,他游览了柳江和附近的山峰,写下了兼有地理志和游记特色的《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他写了鹅山 、驾鹤山 、屏山 、大龙潭等,他登上马鞍山 、立鱼峰,对仙弈岩等名胜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他还在城南门外柳江边修筑了宜于观景的东亭,把一块荒废地修成环境优美的风景区,他把自己的忧患心情融入柳州奇特的山水景观描写之中,写出脍炙人口的诗篇。如《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新闻推荐
...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