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南宁揭 晓。其236.1亿元的最低入围门槛,把柳州多数优秀企业挡在了门 外。那么,柳州企业 究 竟离500强企业还有多远,其核心竞争力 又有哪些?为此,记 者 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比,探寻柳州企业冲刺500强 必 由之路。
近在咫尺却仍存在差距
在2015年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14次向社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其中,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以602亿元的营业收入列214名,成为柳州市唯一上榜企业。
虽然柳州市仅有一家企业上榜,但通过“大数据”分析后不难发现,柳州仍然有企业达到或接近登榜要求。
7月25日,2015年广西企业100强公布。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732.89亿元,成为广西首个营业收入超过700亿元的企业。参照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排行,上汽通用五菱的总营业收入可排在183名左右。但由于上汽通用五菱是中外合资汽车公司,上汽集团持有其主要股份,因此上汽通用五菱并未出现在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
在广西企业百强中排第11名的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总营业收入为227.9亿元,与中国企业500强的最低门槛相差8亿余元,排名近在咫尺却未能登榜。
此外,在广西排名比较靠前的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分别为152亿元、137亿元和80亿元,虽然经济实力逐年增强,但离入围中国500强企业仍有差距。
产业结构调整有待深化
在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负增长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发电、机械、有色行业,净利润负增长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有色、电力电网、建材行业。随着国民经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过渡,类似的阵痛也折射在柳州的传统产业中。
传统产业一直都是柳州企业的主体。但从近年来的排行看,行业 分布基本情况变化不大,利润高度集中于“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等少数行业,同时国有企业在发展质量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比重偏小。
据了解,近年来,虽然柳州市企业在做大做强做优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经济社会质效双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与中国企业500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质量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等。
市场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在经济深刻调整、竞争合作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积极融入全球创新链,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成为柳州企业冲刺500强的必由之路。
多措并举助推企业发展
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帮助更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柳州市一方面立足于抢占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制高点,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推动智能制造,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加快产业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一方面围绕“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积极搭建资本聚集、要素聚集、技术聚集、人才聚集的公共服务平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与此同时,面对更加复杂的竞争形势,柳州市还将从强化研发投入和完善机制保障等方面着手,驱动更多资源融入创新链;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企业间人员流动,在一定范围内获取可利用的知识资源和创新模式;坚持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有效引进、借鉴和利用大企业的资源,努力实现在创新目标、创新过程、创新结果上为柳州企业所用,全力支持企业向500强的目标加快前进。日报记者段超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张威)昨天上午10时,柳南区革新路三区336号一自搭门面二楼发生坍塌,造成18人不同程度受伤。事件发生后,柳南区区委 、区政府领导率消防 、公安 ...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