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方凤琪
每一个子女都希望在年迈的母亲临终之际守护在她的身边,可由于身处国外,无法为母亲送别,社区的干部如同亲生子女一样陪伴老人直到最后一刻,还挑起了为老人料理后事的重任。昨日,从美国赶回柳州的儿子连连向社区人员鞠躬道谢。
1 微信连接大洋彼岸
在北雀路的一个住宿区里,曾经住着这样一对特殊的夫妻——朱仲铭和陈传瑞:由于亲人都在美国,1987年,他们带着上大学的儿子移民美国,拿到了无数人所追逐的美国绿卡。可由于他们深深地思念柳州的家、柳州的工作单位,一年后夫妻俩又放弃了绿卡,重新回到了熟悉的柳州。而从美国别离,也意味着他们再也不能和儿子朝夕相处了,儿子只能每隔一段时间飞回到他们身边。
几十年里,夫妻俩工作、退休,相依相伴在柳州过着简单自在的生活。直到今年7月,79岁的陈传瑞因患胰腺癌住进了医院,这时老伴朱仲铭依然对她细心呵护,可由于朱仲铭原本就有病在身,不久之后也住院了。缘份令这对夫妻俩住到了同一间病房里。除了聘请护工外,福利社区书记唐晓静时不时就去医院看望两位老人。
在这期间,唐晓静和老人的儿子朱继青利用微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她常常告诉他老人的身体状况,还总给老人录微信视频、拍照片发给朱继青,让他在美国也能看到父母。
2 社区代办后事
在朱老伯住院后,陈阿婆担心自己可能再也回不了家了,于是把家里的房门钥匙还有银行卡、密码都交给了唐晓静,她说,她们一家在柳州没有任何亲人,最近的亲人也远在西安,现在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以后的事情只能请唐书记帮忙了。
不想到9月17日,唐晓静接到医院电话后赶到病房不久,陈阿婆就离世了。唐晓静不仅送别了陈阿婆,还将当时的情形拍摄传给了朱继青。虽然相隔千万里,但这段小小的视频让朱继青感到自己就好像在母亲身边一样。
由于工作等原因,朱继青不能马上回国。这时唐晓静又担负起了料理陈阿婆后事的重任。她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按风俗为陈阿婆准备寿衣,和殡仪馆联系,做好遗体存放。她又和朱继青在微信上多次商量后,跑殡仪馆为陈阿婆安排好追悼会等事宜。这些工作原本都是子女应该做的,而唐晓静就像亲女儿一样忙里忙外。
3 传递爱不辛苦
昨日,朱继青从美国赶回到柳州举行母亲的追悼会。唐晓静向他交接房门钥匙和银行卡,她把花费的每一笔钱都整整齐齐地做好账目流水,令朱继青感动不已。他说,社区在母亲患病到去世后为他们一家人所做的一切,比亲生儿子做得还好还贴心。虽然朱继青可以亲自办理母亲的后事了,可由于他只有美国护照,没有身份证,有些事宜仍得唐晓静出面帮忙办理。
面对这么多复杂的事,唐晓静总是主动上前。她说,因为陈阿婆本身就是个特别热心的人,能为她做点事是应该的。
唐晓静说,陈阿婆生前是一名很积极的老党员,总是参加社区的各种爱心活动。她的生活非常节俭,家里的电器用了数十年都没换,可她资助了5名贫困学生,每次都是资助500元。社区有个党内关爱基金,主要是用来帮助困难的人群,今年陈阿婆住院后都不忘继续捐赠了200元基金。在陈阿婆的住宿区里有一名孤寡老人,过年时,陈阿婆总是买米和油,让社区工作人员送给这位老人,还嘱咐他们不要说是她送的。她就是这样一位受人尊敬的老人。
新闻推荐
谢青林饮用长城·洋葱葡萄酒还不到两个月,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长城·洋葱葡萄酒给他带来的变化却不小。降压药有段时间没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