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罗素玲
近些年,国家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和措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些保障制度有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为了让准大学生们都能有所准备,一个“过来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踏入大学校门之前,不妨先算算经济账,预估一下总开支,以确定是否贷款,或通过其他途径准备学习费用。
1
异地上学开支应算上交通费
大学新生里,许多都是第一次离家奔赴远方求学,重要开支有哪些?对于此前很少管家也不参与家庭经济计划的准大学生们来说,不一定估算得出。如果不提前准备,上学之后,就会不断伸手向父母要钱,甚至还会引起父母的怀疑。
“最容易忽略的是交通、服装、交际等费用。”在中国农业大学上大三的柳州女生黄怡介绍说,她刚上大学时,能想到的就是学杂费、伙食费,父母则想到了通讯费、零食费用及生活小开支中的“零花钱”。开学时,父母送她到校,买了看上去已是足够的生活用品、水果零食和衣物,还给了上千元零花钱。没想到只过了一星期,她就开口问父母要钱了:“北京太大了,从学校出去一趟就得花上百余元,公交、地铁,矿泉水、零食,在外午餐,补充一些生活必需品等,哪里都要花钱。”她说,特别是交通费,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超支。
黄怡说,他们班有个广西男同学,此前从没有住过校,到校后吃不惯学校的饭菜,差不多一日三餐都在外边吃,零食水果饮料也随手买,第一个月就花掉了5000多元;还有一名女生,觉得同学穿的衣服好看,几乎每天都上网买买买,周末上街逛商场也是常态,第一个月光买衣服就花了上万元!而且,由于买的许多衣服都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好,穿也不是,送人也不是,丢也不是,3年多了,还有许多连吊牌都没剪。
黄怡建议新生和家长尽量在开学前,把每月的开支、每学期的开支及4年大学生活预估的总开支,一起列出清单,再分开准备学杂费、生活费、其他开支等,罗列得越详细越好,这样即使超出开支,也不会太多。
2
努力学习也能“赚”到钱
上大学的开支不少,各个家庭均有不同的打算。不过,除了家长需要准备的学杂费、生活费之外,学生本人通过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也可以争取获得奖学金。
据了解,仅国家设立的奖学金就有多项。其中本专科生的国家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年全国有5万名优秀本专科学生可以获得,每生每年8000元。也就是说,不同的院校将获得不同的名额,只要努力、拔尖,就有机会。
此外,还有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的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面约为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3%,每生每年5000元。但同一学年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不能同时获得。
还有就是一些大学院校设立的本院校的各种奖学金,学生只要努力,都有机会获取更多奖学金。
3
申请助学金别不好意思
除了奖学金之外,国家还为大学生设立了专项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以保障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把书读完。
据了解,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为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可分设2-3档。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不需要担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用。每个学生每学年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8000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支付,并按约定偿还本金。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模式:一是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即通过就读学校向经办银行申请;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即通过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有的地区可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
近年柳州学生申请的助学贷款,多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办理。2017年考上天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柳州女生伊春燕介绍说,她办理的就是生源地贷款,由于在上学之前就可以把手续办完,家长和学生也更放心:“一些家庭贫困生会觉得不好意思或怕麻烦,不愿申请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其实大可放心申请。”伊春燕说,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很多同学都会主动申请,还有许多同学把这当作是培养自立能力、为父母分忧的一件事来做。
4
入学绿色通道再解“燃眉之急”
一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可以申请西部入学资助项目。从2012年起,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启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用于解决学生家庭至录取学校间的路费及入校后短期生活费,省(区、市)内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资助500元,省(区、市)外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资助1000元。柳州市每年都保证符合条件的新生获得资助。
如果开学注册时,新生仍有困难,还可以走学校特别设立的“绿色通道”。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所有全日制普通高校都会建立“绿色通道”,为无法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优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该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入学之后,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就更容易得到化解了——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一些资助渠道,如有的学校利用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资金,以及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助资金等,设立有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减免学费等,均会在新生注册之后,向学生们公开说明。
同时,新生还可以向学校申请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学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劳动报酬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新闻推荐
九洲国际写字楼硬件配备标准高,但租金和出售价格呈现小幅下滑。□Text/记者易柳燕Photo/何俊涛从2014年2月份交付至今,九洲...
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柳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