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由此而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果随意丢弃,将严重破坏和污染城市的生态环境;如果随意填埋,将占用大量的城市空间。因此,柳州市不断摸索和寻找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方法,以此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伴随着机器的搅碎声,一堆堆建筑垃圾被打碎,变成不同的再生骨料等可再利用资源。14日上午,记者来到城中区静兰村沈家田消纳场移动式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基地,见证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全过程。
据了解,该移动式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基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一家具有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地,今年8月正式启用,占地30亩。现场配备有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移动破碎机、移动筛分机等设备,一个小时可以消化150吨-200吨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可达到95%。
“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作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建筑垃圾已被认为是很具开发潜力和利用前景的‘矿藏\’。”现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柳州市是作为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入选城市之一,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也是我区首个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项目。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所有的加工设备皆采用柳工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设备。“我们的移动破碎机、移动筛分机、装载机、挖掘机等成套移动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备,能高效地将建筑垃圾通过多种工序变废为宝。” 该名负责人说。
“大量建筑垃圾经破碎处理后成为再生骨料,作为资源重新利用,广泛应用于路面砖、道板砖、水工砖、墙体砖等多种建材产品的生产, 并可以投入道路、园林、市政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建筑垃圾经处理后得到的再生骨料运用范围广,可代替部分开山凿石取得的建材原料,起到保护生态资源的作用。
记者在市城管执法局了解到,为做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柳州市打出了六记重拳:一是设置主要目标,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垃圾专项运输、专项处理利用体系,实现建筑垃圾从源头到处置的全过程管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二是开展建筑垃圾存量治理,对现有建筑垃圾消纳场所进行安全性、环保性排查、整治,或覆盖、或封场复绿、或取缔;三是加快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建筑垃圾消纳有去处,争取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四是研究探索搭建柳州市建筑垃圾监管及资源化利用信息化平台;五是推动建筑垃圾治理及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六是健全完善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制度机制。
“目前,柳州市正在全力推进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方面可以促进资源节约、实现循环发展,另一方面也落实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广西区内尚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柳州市将在全区吹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冲锋号\’,为全区乃至全国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发挥‘引路人\’作用。”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文鑫豪
实习生林怡 报道摄影
新闻推荐
并不是每一对夫妻,都能敏锐地察觉他们的婚姻在何时已经“死去”这一事实。■记者苏文娟虽然百万粉丝微信大号“咪蒙”仍然...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