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党委书记 阳天
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吴怀辉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柳州日报》今天迎来了70岁生日!
1949年12月28日,柳州刚刚解放的一个月零三天,《柳州日报》创刊。这是柳州党和人民的喉舌、第一张全新的报纸,也是广西解放后最早的一家市委机关报。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70年来,《柳州日报》始终传承红色基因,集合力,倾众力,全视角记录祖国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而不断成长。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70年来,《柳州日报》始终依托红色引擎,小处切入,大处着眼,全方位传递党的声音,随党的事业发展而不断壮大。
民之所望,笔之所向。70年来,《柳州日报》始终坚持民生情怀,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全面反映人民的心声,随龙城民生的改善而不断发展。
凡为过往,皆为序章。今天,《柳州日报》正破浪前行,吹响了打造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传播新格局的冲锋号。
回眸昨天,向“新”而生
——甘苦走来以稳步发展新变化起笔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柳州日报》创刊至停刊的21年间,变的是报纸名称,不变的是新中国柳州第一代报人不懈追求的恒心;变的是报纸刊期,不变的是为党和政府各项中心工作摇旗呐喊的责任心;变的是办报地址,不变的是记者步行采访、编辑秉烛夜作、工人木槌打版的身影;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即便在最艰辛的三年困难时期,柳报人就是用最差的纸张仍然坚持出报的精神……《柳州日报》在变与不变中稳步起笔。
风卷一帆新。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停刊整整10年的《柳州日报》复刊,于1981年元旦与读者见面。柳报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把《柳州日报》办成了“柳州舆论界的旗帜和排头兵”,两次被评为广西先进新闻集体,一次被评为全国先进新闻集体。在广西的地市报中,《柳州日报》率先告别了铅与火而走向电子照排和胶版印刷。《柳州日报》在广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胆实施新闻改革,率先搞自办发行,在市区达到平均10人一份,零售占日发行量的一半。1995年,《柳州日报》成为广西第一家实现彩色印刷的综合日报。按照“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办报方针,又创办了《柳州晚报》。坚持“百姓报纸,都市心声”的办报宗旨,《柳州晚报》成为柳州发行量最高的都市报。2000年以来,柳报人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开门办报、策划办报、活动办报,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柳州日报》从稳定发展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
(下转五版)
新闻推荐
柳钢破土动工(图片由柳钢提供)飞跃牌汽车首批出厂(资料图片)当年认购柳工股票的情景。本报通讯员谢庆云摄2019年7月12日,上汽...
柳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柳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