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的技师在给病人做检查。(受访者供图)
今报记者韦黎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但凡流程上存在一点问题都会影响病人的就医体验,所以,我们必须先从自己改起,不断完善。”
柳州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组建于1996年9月,是柳州市最早使用磁共振的科室。谈及科室的发展,该院磁共振室主任肖运平强调:一定要坚守“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个宗旨。
1
引进新设备,缩短等待时间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做磁共振检查是漫长、煎熬的等待。这不仅是病人的苦恼,也是磁共振室医务人员的苦恼。
据了解,进行磁共振检查,一个病人大约需要10~30分钟不等。柳州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原有两台设备,但仍无法满足病人的就医检查需求,预约时间通常要两周以上。为了缩短病人的等待时间,医务人员每天都要加班,有时要工作到凌晨4时。
“病人等得那么辛苦,加班又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决心一定要解决这个大难题。”肖运平说,今年下半年,该院仅用4个月时间就为磁共振室成功配置了一台1.5T磁共振。门诊磁共振检查预约等待时间从14~20天大幅缩短至一周左右,病人大大受益。
新配置的磁共振可实现全静音扫描,十分方便婴幼儿检查,自由呼吸技术对呼吸配合不好的病人也可清晰显示微小病变,设备还搭载了AI人工智能平台,让检查更方便、快捷。
2
这些细节,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病患
细节最能体现服务质量。今年,在柳州市人民医院院长杨建青的指导下,该院磁共振室进行了诸多细节的改造。
封闭式的预约接诊窗口变成了开放式,医务人员和病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候诊区添置了空调、监控录像等设备,设立了专门的增强注射台及观察区,检查室门口放置了警示隔离带,更新了指示清晰的标识标牌……所有细节的改造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
据肖运平介绍,磁共振室还增加了显眼的安检手环识别,医生通过手环就能一眼分辨病人是否进行过安检、有没有走错检查室等情况。
此外,磁共振室还在接诊窗口旁新装了铁磁探测仪。该院是柳州市首家使用此设备进行MRI安全排查的医院,能有效避免铁磁性物品误入检查室,医疗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3
坚持学习,服务好临床
20多年来,磁共振室始终坚持“影像贴近临床、服务临床”的工作思路,科室学习氛围浓厚。
每天晨会集体读片,每周疑难病例随访读片,每周还要举办业务知识讲座。周四上午进行的放射学科业务大讲课,科室已经坚持了12年。
每个月,磁共振室都会与神经内科举办神经影像联合读片会,不定时与各临床科室进行联合读片、多学科联合诊疗,助力提升该院影像医生的临床分析能力和临床医师的影像阅片能力。
近5年来,磁共振室开展医院新技术项目12项,多项技术处于区内领先或先进地位,获广西区卫健委科研课题立项4项,科室的人才梯队已初步形成。2019年,科室荣获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所在学科为国家首批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科室主任肖运平入选了柳州市第13批拔尖人才、柳州市第16批新世纪个十百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是此批卫健系统唯一入选第二层次人选,为科室同仁树立了学习的好榜样。
4
热心公益,不负使命
做义工和志愿者,参与助学扶贫、义务献血等,磁共振人一直热心社会公益。
主管技师付力博2016年加入中华骨髓资料库。今年骨髓配型成功后,她毫不犹豫地同意捐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12月23日,付力博顺利地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直到她为了此次捐献特地请假,科室的同事们才知道她的这个善举。
主管护师周意自学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后,磁共振室开始免费为幽闭恐惧症病人提供心理干预帮助。截至目前,周意已经帮助近40位在外院无法进行磁共振检查的病人完成检查、明确诊断。
始终坚持做好“两个服务”:为病人服务、为临床服务。始终坚持做好“两件事情”: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认真书写每一份报告。柳州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的医务人员信念坚定,不负使命。
新闻推荐
朽木为柱 破板为墙 电线乱拉 木料乱堆 违建“宿舍区”被拆除
拆违现场通讯员朱开健晚报讯房间的柱子已经腐朽,有些房间的墙壁是用破木板围起来的,房内电线到处乱拉,却连一个灭火器都没配...
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柳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